ZAKER贵阳 2019-04-08
黔茶飞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 / 李裴 雪峰 杨杰

(黄震 摄)

绿 , 高出云贵

流成海 , 垫厚人之境界

仙子般 , 如一页一页的茶

淌 , 宇宙人间

诗人落 " 绿 " 生魂

以茶籽化石之秀植黔山 ,

敲开 , 茶世界的 " 贵州绿 "

" 发展绿色经济

建造绿色家园

完善绿色制度

筑牢绿色屏障

培育绿色文化 "

然后 , 我天生丽质的贵州啊

最古老茶故事是绿的

《茶经》《诗经》是绿的

" 毛尖 " 都匀是绿的

湄江河是绿的 ," 翠芽 " 是绿的

人心是绿的 , 雷公山是绿的

绿 , 是我贵州厚重的底色

(黄震 摄)

第一节 贵州大山守 " 绿 " 万代

一代 , 是一百年

100 万年是万代 , 那是古茶籽的生命

尽管 , 现在成了化石

但 , 一声远古的呼唤

携一个惊天谜团 , 藏

我的贵州大山

与土地老爷作万古千秋的长谈

长谈朱衣巷涂改成的荒冢

长谈沧海改写成的桑田

历史睡了 , 而那颗茶籽

依然睁着双眼

那是一双睁了 100 万年的眼睛

如历史的三棱镜 , 折射时光五彩斑斓

你 , 绿得依然

100 万年前有了茶树 , 而

没有 " 茶 " 文字 , 于是

茶树的 " 绿 " 抗住地壳的运动

以 , 化石的姿态依附我的大山

造字之人 , 品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茶

端坐巍峨晴隆云头大山 , 看花开四瓣

写下 : 懂茶之人活一百零八

因为 " 卄 " 头读 " 廿 "

廿是二十 , 加上八十

再加 " 八 ", 总和成 " 茶 " 字

于是有 " 善饮茶长寿 " 之说

超过食米者 , 米

上八下八 , 八十八

贵州绿 , 让茶找到了家

1980 年 7 月的一个黄昏

茶人卢其明眼前一亮 , 晶莹剔透

茶之化石出土 , 元亨利贞

人间 , 懂了茶的起源

于是 , 贵州的山张开嘴角

告诉世界 , 世界之茶源于中国

中国之茶源于云贵

云贵之茶源于晴隆云头大山

云头大山 , 守 " 绿 " 万代

(黄震 摄)

第二节 贵州丽水酿 " 绿 " 千秋

水 , 万物之源如云贵

高原有云有雾孕成 " 绿 "

绿我江山 , 德润人心

贵州山青如茶 , 水丽如黛

朝霞晚霞一样红 , 酿

天人合一 , 守发展生态底线

舀一汪月光沏茶 ,1915 年

巴拿马世博会上的都匀鱼钩茶

如一股上窜的绿色火焰

喷薄而出 , 瞬间

点亮红眉绿眼

绿 , 让世界黯然失色

那勾魂的芽儿

红男绿女魂飞魄散

异国他乡 , 为那一瓣瓣鱼钩

捧出心香 , 揽

世博会金奖 , 回家

那片茶香 , 抖落历史的尘埃

伴着民国的风雨飘摇

每一枚叶径上

祖先、春雷、野火、惊蛰

杜鹃花 …… 层层飘落

儒 , 是茶的前世今生

忍耐中 , 积累风雨

不到最美丽的时候

决不怒吼风霜

逢良时 , 世博会让世界惊呼

中国 OK,OK 中国

无独有偶 , 同年同月同日同地

一个用厚厚老茧砸碎茅台酒的人

让贵州丽水酿出的酒 , 一起高贵

绿 , 是人间天道酬勤

1956 年的初春 , 都匀农民

用这形似鱼钩的明前茶精灵

送进京 , 感恩大中国旋乾转坤的诗人

向农民的儿子润之致敬

伟人毛泽东 , 把 " 为人民服务 "

写在茶杯上的喝茶之人

品尝了贵州都匀茶后 , 泼墨

" 茶叶很好 ,

今后山坡上多种茶 ,

茶叶可命名毛尖茶。"

然后 , 我的贵州茶的都匀

" 毛尖 ", 一举闻名

" 都匀鱼钩 " 变 " 都匀毛尖 "

是把人心拉直 , 品

一个民族的沧桑荣光

绿 , 永恒主题

(张晖 摄)

第三节 贵州沃土养 " 绿 " 百年

绿 , 是湄江河的担当

北纬 30 度的宽阔水原始森林 , 衾影无愧

孕 , 两河走南闯北 , 肥沃两岸

芙蓉江养鳖国、李白、尹珍

湄江河育沙滩、翠芽、硝烟

幸好 , 有绿的生命

和 1937 年的风雨如磐

磨快正义的刺刀

那个叫竺可桢的老人 , 抬一杯茶

用精瘦的肩骨 , 担起浙大千斤重担

带莘莘学子 , 开始

一场旷古的文军长征

2600 公里 , 像一条血色飘带

灿烂一个苦难的年代

追求 " 绿 ", 绿出春光

茶治疾 , 绿养心

竺可桢披战火 , 饮硝烟

忘了 , 给老婆孩子温一壶茶

妻儿病逝 , 草葬松山

他 , 种了一株山茶树

现在开满了花

最后 , 他也成了一株老茶树

推着满载教科书的独轮车

推着教育救国的梦想

走上讲台

一生只等一壶茶 , 有时

悲愤当茶 , 眼泪作水

泡出苦涩无比的汤

湄江河 , 最浓的春天味道

茶香 , 慰藉世界上所有长途跋涉的文军

喂肥我 , 民族坚挺的脊梁

茶绿心绿 , 竺可桢思考天文地理

成就了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伟大奠基者

原子弹巨匠王淦昌

早晚一杯湄潭翠芽

用平和之心 , 成就核物理学

在中国的奠基

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

爱一杯湄潭翠芽 , 有兰馨入脾

揽诺贝尔奖于怀下

绿的湄潭有了荣光 , 翠芽

穿透时光隧道 , 破译密码

抵达

(张晖 摄)

第四节 贵州茶人培 " 绿 " 十载

绿 , 生命里最清脆的声音

十年磨剑 , 折射高原人创造奇迹芬芳

义薄云天的湄潭人民啊

用一片小小的绿叶

为这群西征的文军洗去疲惫

安顿魂灵

一片小小的绿叶 , 为立下

赫赫功勋的科学家带来灵感和好运

一碗清香的茶汤

为这群莘莘学子洗去忧伤

" 骊歌一曲别情长 , 藕丝香 , 燕飞忙。

回首春风 , 桃李又成行。

天下兴亡俱有责 , 愿此去 , 莫彷徨。

云程健翮及时翔 , 应难忘 , 耀炎黄。

留得他年寻旧梦 , 随百鸟 , 到湄江。"

绿 , 是人生最完美的心路历程

一群浙大人来湄潭 " 朝圣 ", 面对

浙大的当年和人生

面对湄潭人民的养育之恩

面对那缕魂牵梦萦的 " 翠芽 " 魂

怆然下跪 , 泣不成声 ……

他们跪 " 不忘初心 "

他们思 " 继续前进 "

他们感 " 湄江之恩 "

他们动 " 绿茶深情 "

绿色 , 是和平的颜色

如站在时间的分水岭 , 畅游

湄潭大茶海啊 , 一片翠绿

漫向天际 , 看得见的是茶

看不见的还是茶

茶 , 茶啊 , 茶

我的魂跟着您走了 , 唯有

千秋大业还在脚下

人类 , 都渴望给自己建一座

茶的博物馆 , 品一壶翠芽

心即茶 , 茶即心

茶与人的对话

醉倒天下 , 每一片茶叶

都装着强国梦

那些绿色的旋律在滚烫水中

挽着《国风》起舞 , 等

陆羽捻须的狂笑

" 哈 , 哈 , 哈 , 哈 , 哈 ……

好你个湄潭翠芽 "

(黄震 摄)

第五节 贵州茶道 " 绿 " 字当先

道 , 自然也

" 绿 " 字跑得快 , 涂抹贵州山川

2009 年十大名茶 , 绿为先

绿 , 是高原人的智慧当壶

有智慧当壶 , 勤劳就可作薪

之后 , 汗水变甜

大唐茶圣陆羽仙风道骨

令 , 天下茶比拼

沿牂牁江歇脚夜郎 , 闻茶即醉

赞叹 :" 茶之出黔中 ……

往往得之 ,

其味极佳 "

然后 , 都匀毛尖绿了

清水江绿了 , 湄潭翠芽绿了

百里乌江画廊绿了

绿 , 一路风尘一路歌

歌声悠扬 , 飘到梵净山上

印江云蒸霞雾 ," 思州方物茶为上 "

有 " 道 ", 生一生二生三

万物排队 , 尊佛陀

于 " 梵净山翠峰茶 "

银球茶站于雷公山峰巅

轩辕品过 , 成高山茶峰界

石阡那个远古的老翁 , 从茶树上

采下一枚古老的传说

酿制石阡苔茶当笔 , 书写

有苔有茶的故事

凤冈人牟应书

用他厚实的手掌 , 搓一个经典的故事

从 " 富锌富硒茶 " 的芬芳中

不仅浸泡出 " 绿宝石 ", 还有

诗 , 流出

时常 , 会想起幸福的安顺

那位炒小锅茶的少女 , 把

旧州时光的发条收慢 , 慢如生活

让 " 绿 " 留住

绿 , 是茶的全部 ……

(张晖 摄)

尾声

绿 , 是高贵的 " 贵州贵 "

绿 , 是 " 百姓富 , 生态美 "

昔日 " 苦 " 字当头之 " 黔 "

" 三变 " 今日春光无限

一切 , 与茶有关

是沧海变桑田 , 贫穷变志宽

百 , 即百茶同姓

百姓同根 , 百根同绿

绿 , 是一条线

拴住青山 , 风行天下

缠住阳光 , 明媚华夏

抬起高原 , 我们放歌 " 贵州茶 "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