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黄侃 记者 黄艳)近日,南京一中男排和三中女排双双勇夺首届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U15)冠军的好消息刷屏了!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一中了解到,这些十四五岁的男生,走的是特殊的 " 教体融合 " 之路,参加训练不影响他们当学霸。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主力接应选手高梓涵的父亲高长春,就是这支队伍的教练,父子俩一起夺冠,特别有意义。
△夺冠领奖现场
海边跑步、闭目养神助夺冠
此次比赛在克罗地亚举行,有时差,饮食也不习惯。怎么克服?带着 12 名 13-15 岁的半大小伙子,教练高长春有一套。他是中山东路体校的教练,负责一中男排的专业训练,和队员们朝夕相处。为给队员们放松,他会带着队员们在海边跑步,也会带着学生们在更衣室里闭目养神。
△比赛中
一中体育教研组组长赵明是国家级排球裁判,此次也前往克罗地亚做裁判工作。他说,自己同时还是一中男排的 " 助理教练 "。他介绍,一中男排有初高中各 12 名球员,他们首先是学生,学习任务为重,所以平常都在一中高中部进行训练,学校的教练和校外专业教练进行现场指导。
上阵父子兵,场上接应成绩拔尖
一中男排的队员首先要学习成绩优秀,才能持续留在队中。打接应位置的高梓涵是初二年级排名前十的公认学霸,他的爸爸就是教练高长春,妈妈也曾是金陵中学女篮的一员、现在是南京一中的体育老师。高梓涵六七岁就开始打排球,现在身高已经达到 1.85 米,在他看来,学习是责任,打球是一种放松,但也是一种责任。
△父子俩
高梓涵平时每天训练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周末每天要训练四个半小时。别人在写作业,他都在训练。" 我的学习时间少,上课就一定要认真听,有时候太累了也不想写作业,但想到这是我做学生的责任,还是要坚持完成。" 高梓涵说,运动让他放松,他也在尽力兼顾好运动和学习的关系。未来,他想考上一中本部高中。
成绩斐然的男排队员,都能上名校
南京一中副校长芮玉贵介绍,此次一中男排和亚军队伍实力接近,小组赛还输给了对手,但决赛一中 3:0 完胜,这无疑体现了教练高超的执教水平、学生优秀的状态调节能力,前后方教练组密切交流,也是夺冠的重要支持。
△冠军队回到校园
芮玉贵透露,一中男排采用的是 " 教体融合 " 的培养模式,与专业体校、专业教练合作,队员首先学业成绩要优秀,成绩退步就要停止训练。所以队员高考分数均在 300 分以上,被复旦、武大等名校争相录取。
一中排球队成立 20 年以来,先后培养了 20 多名进入省排球队的高水平排球运动员,80 多名因排球特长进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名牌大学深造的优秀排球运动员。还有唯一一名入选美国大学排球联盟的亚洲中学生周易炜。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