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见习记者 张垚仟 记者 陈曦)造一个园,造一片山水,造几叶花草,造几回梦,画家鱼山,也是建筑师曾仁臻,用画笔筑出一个个小世界,这样 " 年轻 " 的水墨画,在网络上迷倒了一大批读者。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造境记》收入建筑师鱼山自选代表作 252 幅,是其作品的首度结集。4 月 13 日下午,鱼山做客先锋书店,和读者们分享他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对于山水居游的思考。
△ 《造境记》鱼山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3 月
从建筑设计到绘画
当理想国的编辑向鱼山提出,能否为他的画出版一本合集,包含不同阶段不同系列的作品,并希望他谈谈创作过程的所思所想,以及不同系列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时。鱼山颇感犹豫:" 还远没有到老朽之年,怎么就要开始总结人生了呢?"
聊下去,才恍然明白,其实是他自己的 " 双重身份 " 造成的问题。编辑们印象里好像有两个人:一个叫 " 曾仁臻 ",他是建筑师,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喜欢中国古典园林并专心于造园研习的人。这个年轻人创作了大量与山水园林有关的绘画作品,名之以 " 幻园 "。他有点执拗和认真,师友们也逗趣地唤他为 " 真认真 "。另一个叫 " 鱼山 ",喜欢画各种山间、草间或字间有人物生活嬉戏的奇趣小画,令人脑洞大开。他将画都挂在网络上,以 " 魚山飯寬 " 之名玩世自娱,常逗得网友们捧腹大笑,疑之为古怪老人。这两个不同的人,似乎少有人清楚他们的关系,也少有人说得清楚这许多不同面貌的系列小画究竟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因此有了编这么个合集的动议。
鱼山画画的初衷,不过是作为造园设计的思维训练、理法梳理。古人造园大都师法于山水画,具备山水画的鉴赏能力或创作能力对造园理景十分重要。可以说,山水画为造园设定了境界与诗意的标准。山水画卷、画册,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现在建造工程项目时需要参照的设计方案图纸,当然,它只是意向图,而不是工程效果图。鱼山从绘画创作入手研究园林,以身试法,去印证古人 " 以山水画为摹本 " 来造园的经验,寻索造园所追求的自然栖居诗意,以求能获得文献阅读之外的收获。除了画画,近几年对古典园林、山水名胜也有了大量的游历,这些经验不免融入鱼山的绘画,使画境更真实可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综合了各种传统文化艺术的生活场所,诗、书、画、印等都包含其内,这四艺也是文人画家主张兼修兼能的,甚至琴、棋、曲艺都需要有所了解。鱼山坦诚自己不谙音律,但其他方面都在尽量学习。除了画山水园林,也尝试画各类生活日常、奇闻逸事、花花草草,以填补生活阅历、自然观察的不足,也督促自己多读诗写诗、练习书法、治印刻章。
" 身体入画 "
翻阅鱼山的画作,可以发现他的画作基本覆盖了和园林关系密切的一些东西,如建筑、家具、器物、山水、树石、花草、瓜果、鱼虫、禽兽以及风云雨雪等自然物象,其中也包含了诗、书、画、印和人事往来、居游生活。不同系列的创作各有内容的侧重,看起来相映成趣。
对于 " 身体入画 " 的思考可以说是鱼山画作中一以贯之的东西。在设计人物的时候,鱼山学习了《芥子园画谱》里的上百个人,也临摹了一些。他觉得《芥子园画谱》里的古人衣装,长衣飘飘有点拖泥带水,不符合当下人的衣装,于是鱼山对衣服进行了改造,把袖口缩小,让小人物的活动更自如灵活,虽然还是一身白袍像个古人,但是他可以像现代人一样活动,既是古人也是现代人。然后,让人的身体进入到某一情境,需要经营人物活动和他们遭遇的环境,以 " 字间 " 为例,它来自鱼山对中国书法、印章的理解,鱼山尝试将汉字以视觉化的方式表达,画中汉字变成像花草、山水、器物一样,可攀爬、行游、居住,甚至被当作家具使用。
鱼山之所以始终考虑如何将人物的身体放入画中,并关心身体在入画之后,与山石树木的相互关照,与花草鱼虫的彼此呼应,与字形笔画的姿态关联。源于他最初作画时,深研园林的董豫赣老师对他的一番批评。
最初,鱼山将搜罗来的山水画片段尝试做简单的演绎,区分出山体的内外开合或路径的上下来往,也点以人物和树木,水则都以留白表示。但当他将新出炉的第一批画,开心地拿去与深研园林的董豫赣老师讨教时,万没料到,收获的是一顿严厉的批评:" 树为什么要搁在远离行人的山头,不能遮蔽身体并关照到人,难道是插的旗杆吗?路为什么要这样曲折?人行走其中会愉悦吗?…… 你是个建筑师,要考虑到人的感受!而不是把画画得看上去漂亮就心满意足了!"
后来鱼山才明白,这个道理就在于用造园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诸如山水画创作中不遵循山水 " 必取可居可游之品 " 画理的流弊。" 可居可游 " 就是说山石树木等要素安排都要关照到人,关照到身体的行游居停。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也容易记住,却往往在追寻画意时容易忽视和失准。
发现另一种山水
为了更好地创作,这些年来鱼山踏过许多园林,行过许多山路,看过许多风景,勘探、测绘、记录,这些都成为他的画的基底。鱼山尝试着 " 师法自然 ",将山水化为园林、建筑的语言。
" 自然除了给我们一些和身体活动有关的一些启发,还有一些很直接的启示。尤其树木和石头最直观。我们经常也在城市里见到树木和石头,但它们少了很多自然中的乐趣,就是因为现在城市建设更多是把路修得很笔直,本来弯曲的河道变成混凝土。很多有姿态的树都做成了像电线杆子一样。" 所以鱼山经常会在山水或者园子里头去发现这些看似奇怪但非常有趣的一些树。
鱼山在绍兴的烟箩洞的门口,发现了一棵奇特的、斜着的树。正好在这时来了一对年轻人,他们对这棵树非常有兴趣。" 他们开始拍照,然后让我给他们拍照,后来就变成我再让他们给我拍照。就正是因为一个东西,一个自然物,或者是一棵树的一个相对反差,或者是位置反弹的这么一个事情,它并没有妨碍人的活动,恰恰增加了人活动的这种趣味性,变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鱼山认为山水可以对中国人很多方面进行启发,除了自然和人的身体的关系,还启蒙了很多人的对于仙侠世界的想象。" 我认为中国的山水有两个基本的面向,一种来自于真实的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就有点像宋代。我们宋代的山水画非常的厉害,就是它描绘了很多人在山林中的一些真实的感受。还有一个面向更为纯粹、抽象,面向一种意象式的一个山水。"
" 后来我又发现生活中实际上有很多物件跟山水有关系。比如说汉代就有的博山炉,还有山形的笔架。你都能发现,好像山水已经成为某种意象符号,存在于我们生活中非常多的方面。后来我就画了一系列,把这个东西挪用过来。也许可以反过来,我们可以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气味也好,想象的东西也好,和生活、和水有关的事情也好,用山水这些符号把它转化出来,看看它有没有什么更有意思的东西。"
鱼山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是 " 如何与自然生活在一起 "。山水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观赏,它还是中国人精神的寄托。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