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4-15
深晚报道|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建成开放,口岸“人车混行”现象成为历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俯瞰深圳湾 , 一座 "S" 形蓝色天桥东西向匍匐于繁忙的深圳湾口岸上空 , 宛如蛟龙眺望大海。

走上天桥,它将正在建设的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海关大楼与联检大楼一路串联,行人从公交场站可直达联检大楼;跨步在呼啸车流上方,深圳湾口岸内部长期存在的 " 人车混行 " 现象已成历史。

4 月 12 日,市民翘首以盼的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正式开放。这是深圳湾口岸内东西向重要慢行走廊,也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的 " 连心桥 "。沐浴改革东风,凝目浪尖潮涌,这座连创 5 个第一的民生工程,成为南山区 " 重构再造口岸环境,打造国际化一流口岸 " 的生动样板,利民惠民。

" 人车混行 " 现象频现亟需修建天桥

新建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是民之所望。深圳湾口岸于 2007 年启用,原规划主要承担出入境货运交通、兼顾客运功能。随着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日益加强,深圳湾口岸客运规模不断扩大,口岸内日客流量与车流量远超设计通关能力。

同时,随着深圳湾口岸周边及后海、蛇口、前海等片区的高强度开发,口岸周边混合承载的南山对外交通、西部通道 - 沙河西路通过性交通、口岸接驳交通等需求日益增长。

因区域交通构成复杂,日客流量大,上下车旅客横行多条机动车道的现象在深圳湾口岸内频频出现。不仅存在交通隐患,且加剧口岸内外路网拥堵常态化,影响城市运行及口岸对外形象。

民生为本 , 民心是根。为回应民之所望,市、区两级政府启动深圳湾口岸交通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将地铁 13 号线引入口岸,新建口岸公共交通楼、公交场站和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等。其中,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项目于 2016 年 10 月正式启动。2017 年 9 月完成项目勘察、设计、环评,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招标工作 ,2017 年 11 月开工建设。

恪守工匠精神打磨精品工程

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建设攻坚克难。根据规划,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主桥长 310 米,宽 6 米,占地总面积 2470 平方米,总投资约为 4100 万元。天桥大致呈 "S" 形走势,横跨出入境货车通道、西三路、消防一道、西部通道侧接线、消防三道。公交站、社会停车场、海关大楼及联检大楼通过该天桥全部贯通。

责任重,要求高。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以敢于担当之精神,主动作为,承担了此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针对该项目建设特点,该局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同时,按要求报交通景观审查,是深圳市首批通过 " 艺考 " 的人行天桥。

"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交通量大。" 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口岸内日均客流量 11 万人次,日均车流量 1.27 万辆次;巨大的人流车流量对天桥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为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施工场地紧邻路边围栏,尽量不占用机动车道,无噪音工程选择在夜间口岸关闭后施工。" 我们的桥体梁都是在工厂预制加工好的,运输到现场后,等到晚上没车时再安装。" 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天桥建设区域涉及后海箱涵、西部通道隧道以及各类管线等地下重要设施,且位于填海区域,地质差。为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协同相关单位现场研究谋划,推动项目建设;协助参建单位在天桥施工过程中克服上述诸多不利因素。

披荆斩棘,精益求精。为节约工期,打牢质量,参建单位采用旋挖钻机冲孔,缩短成孔时间,一个半月完成了 58 条桩基施工;在主梁吊装过程中,采用德国格鲁夫 450 吨大吊车吊装,克服了大跨径、超高空吊装困难,历经 45 天完成吊装。建设期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严格督促参建单位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一条东西向重要慢行走廊惊艳亮相

完善天桥人性化细节服务口岸行人。桥廊两侧四季摆放鲜花盆栽 , 桥体设置多处休闲景观平台 ; 垂、扶电梯与楼梯结合,方便不同人群使用 ; 遮阳避雨设计融入造型 , 简洁桥体搭配丰富廊架,整体线条流畅轻盈。经一年多时间,一个质量一流、美观实用又人性化 " 有温度 " 的慢行精品工程,惊艳亮相。

4 月 12 日上午,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在市民的期待中正式开放。" 很幸运成为口岸人行天桥的第一波使用者,感觉通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明显提高。" 经常往来深港两地的市民汪女士说,以往自己从社会停车场前往联检大楼,需要横穿出入境货车通道等多条机动车道,如今经天桥直接可达,安全又舒适。

市民陈先生表示,可以预见公交场站和地铁 13 号线相继建成后,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凸显,极大改善深圳湾口岸交通状况,提升口岸环境。

唯有所执,方有所成。新落成的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连创南山区第一长(310 米)、设置便民电梯第一多(14 部)、单座天桥桩基数量第一多(58 根)、桩基长系比第一大(60 ∶ 1)、单跨径钢桁梁第一长(55 米)等 5 项第一。据了解,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高瞻远瞩,为打造深圳湾口岸综合枢纽充分预留条件,满足口岸未来规划建设需求。

架起一座桥,打开一扇窗。深圳湾口岸作为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提升市民出行福祉的深圳湾口岸人行天桥就是深圳湾口岸一扇美丽的窗户,将为重构再造口岸环境、打造国际化一流口岸贡献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马琳洁

相关标签

深圳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