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 文 / 摄)根据苏州各市、区生命统计和慢病报病工作所得相关信息,4 月 16 日,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苏州市 2018 年人均期望寿命和早死概率、居民死亡水平和原因分析、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信息等数据。
△发布会现场
苏州市 2018 年人均期望寿命为 83.54 岁
人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它是根据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情况计算后得出的,是指在现阶段出生的婴儿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应该活到的年龄,与社会经济条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分析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市 2018 年人均期望寿命为 83.54 岁,较去年上升 0.5 岁。其中男性 81.23 岁,女性 85.87 岁,继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在已公开信息中,仅低于上海市(83.63 岁),位居全国第二位。
苏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副科长陆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随着苏州市居民生活水准和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整体健康维护水平的提高,2018 年苏州市人均期望寿命与 2013 年(82.16)相比增加了 1.38 岁,与 2008 年(80.39)相比,增加了 3.15 岁。
△数据图表为市疾控中心提供
恶性肿瘤已成全市第一死因
在苏州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方面,2018 年全市 30 岁至 70 岁(不含 70 岁)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死概率为 7.65%。这意味着,现在一个 30 岁的人在其 70 岁生日之前死于这四类慢性病之中任意一类疾病的概率是 7.65%。
具体分病种来说,恶性肿瘤早死率为 5.42%,居四类慢性病之首,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1.79%);分性别而言,男性的四种慢性病早死率是女性的将近两倍。
苏州市 2018 年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居民占全死因的 84%,伤害占 9%,传染、营养及母婴疾病占 6%,说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是导致我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8 年苏州市前五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这 5 种死因占全部死因的 81.27%,其中恶性肿瘤一项就占到了总死因地 29.46%。
2018 年苏州平均每天 63 人确诊癌症、40 人死于癌症
2018 年苏州市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 23122 例,平均每天发现恶性肿瘤 63 人。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占 18.25%,大肠癌占 11.98%,胃癌占 11.72%,乳腺癌占 7.49%,甲状腺癌占 6.43%。
全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 3.32 ‰,男性 3.64 ‰,女性 3.00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 1.2 倍。男女性肿瘤报告发病顺位不同,男性前五位的是:肺癌、胃癌、大肠癌、前列腺癌、肝癌;女性前五位的是:乳腺癌、肺癌、大肠癌、甲状腺癌、胃癌。
不同年龄阶段恶性肿瘤发病率不同,0~40 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40 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 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
不同年龄阶段癌种发病分布不同,儿童期的前两位恶性肿瘤发病分别为白血病、脑癌;中青年期主要为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老年期为肺癌、胃癌、大肠癌。
苏州市居民 2018 年共有恶性肿瘤死亡 14461 例,平均每天因恶性肿瘤死亡 40 人。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和胰腺癌。其中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26%,胃癌占 15%,肝癌占 10%,大肠癌占 9%,胰腺癌占 8%;前五位恶性肿瘤死亡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 68%。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