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17
宝应:用文明创建助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艾红涛 记者 韩秋 毛晓华)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以来,从民生实事到道德培育,从制度环境到文明礼仪,扬州宝应全县上下坚持 " 高水平高质量创成文明城市 " 的目标,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把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成效。

△ 2017 年度十佳宝应好人颁奖典礼

以九大工程为抓手建设美好家园

早在 2015 年,宝应县文明办就推动出台《宝应县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实施意见》,牵头组建长效办,以九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城乡环境面貌和城市文明程度。

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结合宝应实际情况,制定全县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责任清单,定期召开双月点评会、协调会、现场会等,推动实施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一把手抓创建的工作机制,将创建任务整理成责任清单,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并联合优化办限期督办到位。

宝应以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市容环境和户外设施安全隐患整治、建筑工地整治、农贸市场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九大重点工程为抓手,以九大工程的 12 个牵头部门为主力,其他部门、镇区为配合,围绕 " 点、线、面 " 总体布局,强化社区结对和包路包段工作。经努力,城乡综合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环境整治的效果,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居民赵红保说,如今宝应各个小区有模有样,广场上老人的文娱生活逐步在改善。相信未来无论是环境还是生活都会越来越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六化 " 工程,推进移风易俗 " 七大行动 ",推动各镇区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约束,互相监督。以城区禁放烟花爆竹为契机,广泛开展 " 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烧斗香 " 倡导和文明祭扫宣传,组织志愿者开展鲜花换纸钱等宣传倡导活动。

" 宝应好人 " 工程构筑道德风尚高地

△宝应好人馆

跳水救乡邻不幸牺牲的张志成,在异国他乡勇斗歹徒、救助华裔同胞的陈爱华,打工为村民偿还 20 余万债务的老支书郑高忠,患癌 20 多年义务普法的雍立泰 …… 近年来,宝应县启动实施 " 宝应好人 " 工程,着力推进好人选树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新抓手、搭建了新平台。几年来,全县上下挖掘、宣传、打造了一大批 " 宝应好人 " 典型,形成了荐好人、学好人、帮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伴随着他们的故事感动大江南北。

据悉,为健全选树体系,寻找好人不留盲区,宝应专门成立了 " 宝应好人 " 工程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通过电视、报纸、短信、网站、微信、微博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好人推荐,组织新闻媒体常年开设好人专栏、寻找好人典型,形成了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和媒体发现相结合的县、镇、村三级选树机制。

对于涌现出来的好人,宝应在城乡村居、企业、学校和各类政务、商务服务窗口广泛设立 " 善行义举好人榜 ",在城镇街道建设好人公益广告牌,在各级道德讲堂常年宣讲好人事迹。定期举办 " 宝应好人 " 现场交流和好人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活动,组织干部群众面对面听好人故事、学好人精神。

要让英雄受到应有的礼遇。多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将评选表彰 " 十佳宝应好人 " 纳入城市荣誉体系建设,并作为全县最高荣誉项目之一予以永久保留,每年在全县最高规格表彰大会上予以公布,并隆重举办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界干部群众共千余人参加的 " 十佳宝应好人 " 颁奖典礼。成立 " 宝应好人关爱基金 ", 组织文明单位与好人结对帮扶,定期安排各部门走访慰问,对生活困难、身患重病的宝应好人给予人文物质关怀,进一步完善了好人救助机制,树立了 " 当好人不吃亏、做好事有好报 " 的社会导向。

据悉,自实施 " 宝应好人 " 工程以来,全县累计选树各类好人近千人,先后有 10 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9 人次候选中国好人榜、35 人入选江苏好人榜、10 人当选 " 十大扬州好人 "、12 人获 " 十大扬州好人 " 提名奖。张志成当选省道德模范,李树干被授予 "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 和 " 全国学雷锋标兵 " 荣誉称号。

在 " 宝应好人 " 精神影响带动下,全县群众争做好事,机关干部争做优秀公务员、中小学生争做文明好少年、市民争做志愿者,为宝应经济社会建设汇聚了强大的道德力量。

围绕未成年人教育打造文明校园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直以来,宝应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校园创建全过程。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充分利用班级道德讲堂、学校荣誉室、黑板报、宣传栏、文化走廊、广播站、校园网、标语横幅等平台,通过团队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进一步阐释核心价值观内涵,打造德育示范学校。

今年 3 月 12 日植树节当天,当地多所学校组织孩子们和家长们开展 " 小手添新绿 " 亲子护绿主题活动。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 " 植树节 " 的来历,植树的意义以及爱护小树苗的常识。孩子们走进社区向居民和行人发放环保护绿倡议书,呼吁大家一同播种绿色,爱护公物,文明出行。

而这仅仅是宝应打造文明校园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据悉,宝应文明办联合关工委等部门每年均开展 " 传红色基因,共话新时代,放飞青春梦、争做文明好少年 " 主题教育活动,建设 " 美德少年榜 "。开展 " 七彩的夏日 "" 缤纷的冬日 " 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推动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创建省级示范基地,不断充实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此外,宝应大力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仪。围绕 " 八礼四仪 ",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活动 , 解读 " 八礼四仪 " 内涵,熟记熟背 " 八礼四仪 ", 举办 " 八礼四仪 " 比赛,抓住 " 开学第一课 "、入队入团、" 成人宣誓 "" 毕业典礼 " 等有利时机,进行礼仪实践,在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指导推进农村学校少年宫规范化建设,创新少年宫活动形式,组建教导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实现活动常态化、便捷化。

坚持为民惠民增强百姓幸福感

创建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增强幸福感。近年来,宝应县围绕这一宗旨,不断强化文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创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效夯实基层文明单位创建基础。

从 2013 年起,宝应在党建结对的基础上,已连续 4 届组织文明单位与十星文明户示范村结对活动,同时安排近 40 个文明单位与城乡社区的文明城市创建结对共建,每年各文明单位提供不少于 2 万元的物资支持,并将帮扶清单作为重要考评依据,真心诚意帮助社区和农户。

推动文明村镇和最美乡村创建,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宝应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挖掘、保护和传承村庄文化风貌特色,实施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行动,做好污水处理、植树绿化、垃圾处置、河道疏浚、改水改厕等方面工作,村庄五位一体管护水平逐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品质有效提升。

县文明办指导各文明单位按照不低于 40% 注册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乡镇,依托志愿江苏平台,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公共管理、宣传引导等志愿活动。

精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普惠性群众文化活动,实施 " 文化惠民券 ",每年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文化巡演等超百场,送电影下乡 3500 场,打造了宝应文化艺术节、" 宝应好人进万家 " 文艺巡演、" 水韵乡情 " 区域文化联谊活动等文化活动品牌。

2019 年,宝应县文明办将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这两大重点任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着力育新人、树新风,打造崇德向善文明新宝应。(通讯员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