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17
财经猎豹 | 年报乌龙频出,高管年薪动辄“数十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但近期一些奇葩的 " 乌龙年报 " 频频出现,有的公司照抄去年的格式,结果连利润分配方案都忘了改,还有的上市公司把高管年薪的单位标错了,一年收入动辄 " 数十亿 " 甚至 " 上百亿 "。有关专家认为,信息披露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对于马虎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应该用脚投票。

年报抄抄改改,不小心抄错了

很多单位员工在写年度小结之类的文案时,经常把上一年的拿出来抄抄改改,蒙混过关,但上市公司年报这么严肃的东西也能抄?事实上,从年报中出现的乌龙来看,可能真有不少公司是这么干的。

中航机电 3 月 14 日晚间披露 2018 年年报,实现净利润 8.37 亿元,同比增长 16.49%。年报中同时披露分配预案,拟每 10 股转增 5 股派 0.3 元 ( 含税 ) 。但同时公布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中,却仅有每 10 股派 0.3 元 ( 含税 ) ,并没有转增 5 股的说法。第二天盘后,公司发布更正公告,表示以董事会通过的 10 派 0.3 元 ( 含税 ) 预案为准。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网友发现,公司前几年的年报中的分配方案都有 10 转 5 股的内容,这次可能顺手一抄抄错了。

今年 1 月底,高升控股的 2018 年度业绩预告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错误。其预计 2018 年净利润亏损 15 亿元至 20 亿元,但却同时披露了分配预案为每 10 股转增 10 股。业绩巨亏还要高送转,第二天公司就收到了深交所的监管函。随后公司披露更正公告,删除了高送转的内容。更正公告显示,之前业绩预告公告中提到的转送方案为公司 2017 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而公司后来的状况也为其公告如此儿戏作了最好的注脚。3 月 28 日,因为大股东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无法解决,高升控股戴上了 "ST" 帽子,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这是抄自己公司的,还有抄别家公司的。4 月 11 日,大商股份发布 2018 年年报,实现净利 9.88 亿元,同比增长 12.69%。但在这份年报第 63 页," 重要事项 " 中的 " 社会责任工作情况 " 中,竟然出现 " 茂业商业通过依法纳税履行社会责任 …… 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缴纳各项税费合计 9.23 亿元 " 的表述。不仅公司名称写成了茂业商业,就连纳税数额也与茂业商业在年报中披露的完全一致。

对此,公司 4 月 13 日的更正公告中表示,是 " 工作人员疏忽,误将模拟文本上传 " 才导致这样的错误。而网友则纷纷调侃,以后上市公司年报也得搞个查重系统,防止抄袭了。

董事长年薪百亿惊呆市场

年报中数据众多,而最常出现的错误之一就是数字的单位。在今年的年报披露中,多家公司都出现过将高管年薪单位搞错的情形,披露出来的数字往往相当惊人。

比如三夫户外,3 月 15 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收 4.2 亿元,同比增长 19.62%;净利 502.87 万元,增长 138.96%。但年报中披露的董监高合计年薪竟达到 417.78 亿元,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张恒年薪为 58.92 亿元,董事、副总经理孙雷年薪为 49.63 亿元,财务总监陈翾年薪为 31.69 亿元。

这一明显的乌龙,公司 3 月 18 日才予以更正,表示 " 由于工作人员失误,误将单位万元按照元填写数据,导致错误 "。

同一天公布年报的菲利华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去年净利 1.61 亿元,但董事长吴学民的年薪却高达 110 亿元,董监高的薪酬总额更是高达 698 亿元。这家公司倒是迅速作出了更正,3 月 15 日晚间就此发布公告,将相关数字的单位由 " 万元 " 更正为 " 元 "。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份更正公告中竟是 " 关于 2108 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 "。然后公司又发了一个更正公告。这样荒唐的事情连深交所都看不下去了,3 月 19 日对公司董秘郑巍发去监管函,要求其 " 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

△菲利华的 "2108 年度报告 " 更正公告

但其他公司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这样的错误还是一再发生。安利股份、第一创业随后都出现了高管巨额年薪的 " 事故 ",安利股份董事长姚和平 2018 年年薪达到 "99 亿元 ",第一创业董事长刘学民的年薪更是达到 "180 亿元 "。

乌龙年报年年有,专家建议重罚

其实,类似的年报乌龙每年都不少,典型的错误也不限于这些,而平时公告中的错误更是屡见不鲜。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上市公司年报频繁出错的现象很常见,其中工作失误、把关不严等是主要原因。但类似的信披疏漏无疑将会对中小股东造成不利的影响,很难想象他们会为中小投资者利益着想,理应遭到交易所通报谴责。

实际上,不仅是中小上市公司会犯这样的错误,甚至贵州茅台这样的大蓝筹公司也出过低级失误。2011 年 4 月,贵州茅台发布的 2010 年年报中,就将时任董事长袁仁国的年薪搞成了 276.82 亿元,市场一片哗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信息披露质量是上市公司诚信意识与法律意识的一种表现,必须严肃认真,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这是上市公司的道德底线与法定责任,不容推脱。对信息披露不合格、违法者,应通报批评,或给予行政处罚,并建立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投资者也应该谴责这种行为,并学会用脚投票。

宋清辉则认为,监管层不该仅限于采取监管谈话、警示函、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手段。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上市公司 董事长 投资者 净利润 董事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