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由广东光大集团、光大产业集团主办,光大 We 谷、云加新产业单位承办的 2019(首届)莞深产业协同发展峰会(以下简称 " 峰会 "),在松山湖光大 We 谷产业园举办,来自政府、学界、社会、行业代表等 500 多人齐聚一堂,探讨莞深如何在大湾区时代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更多创新集聚。
峰会上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地图及园区模式创新白皮书》中,光大产业集团旗下的光大 We 谷产业园开创的产业链构筑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光大产业集团副总裁、光大 We 谷总经理林建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开启了新一轮历史机遇,光大产业集团将结合国家、省、市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在周边城市的产业布局,加快输出优质产业园区运营标准化体系,构建产业运营东莞力量。
光大产业集团副总裁、光大 We 谷总经理 林建强
莞深融合成为城市协同发展的经典样本
过去,东莞和深圳这两座兄弟城市,缔造了城市间融合发展的经典样本。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将更进一步加强。
东莞模式难以为继,莞深产业协同是突破口
" 仅仅着眼于招商引资是不足够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 这是由于过去东莞产业经济发展的东莞模式决定的。" 随着城市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东莞模式的难以为继,为此,林江教授提出要抢抓湾区机遇、创新东莞模式。他提议,东莞要主动为广深港等大湾区中心城市服务,通过成熟的制造业体系把广深创新成果市场化、具象化。
在这一方面,有不少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林建强介绍,目前,光大 We 谷已经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制造研究院、广东(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技术对接合作关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梳理一份项目及技术清单,与园区企业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对接,打破创新孤岛,推动多方共赢,取得良好效果。
除此之外,光大产业集团还率先在北京建立东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成果对接作用,通过在当地培育孵化创新项目,同时发挥东莞产业化落地优势,推动京莞连线,目前已经有部分优质项目与东莞制造厂家达成产业化合作,起源太空等高新技术项目也在园区落地。。
嘉宾探讨环节
大湾区时代,企业财富风口就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形成
区域协同是湾区经济的内在齿轮。作为本次峰会主讲嘉宾之一的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何思模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大数据、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是重大利好,其中蕴含的商机和财富亟待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挖掘。
松山湖,大湾区时代的机遇之城
在此次峰会上,松山湖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的布局与探索亦成为焦点之一。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十大创新平台之一,同时也是东莞参与、服务广深港澳四大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发展平台,松山湖率先打造了一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展望未来,松山湖将持续构建并优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企业家、创业家们搭建好参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理想平台,与全球企业家、创业家们共同开启梦想的新大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