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实现 " 蝶变 ",但在数字化经济浪潮下市场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企业又该如何应对?4 月 25 日," 中欧 2019 思创会 " 走进南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中欧数字经济和智慧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方二与多位江苏企业嘉宾探讨了相关话题。方二教授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五个支柱:业务数据化、平台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协作网络化、组织敏捷化。如果企业能做到,就能打造出一家既有情感也有智能的企业。
△现场
用户趋向 " 圈层化 ",需打造敏捷型组织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的诗和远方在哪里?方二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大家需要 " 看十年 "" 谋五年 "。" 看十年 ",就是回顾市场的变与不变;" 谋五年 ",就是统筹和布局企业的未来发展。
△方二教授演讲
方二认为,当前企业 " 利人利己,共生共赢 " 的发展理念没变,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没变。但是,用户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户越来越 " 圈层化 ",二是用户的决策过程越来越快。用户的变化促使企业的管理逻辑随之变化,企业必须围绕用户价值重构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实现品牌、产品、渠道、广告等要素的迭代和重构。
面对这些变与不变,企业如何 " 谋五年 "?方二教授给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战略上进行数字驱动的服务转型和个性化转型。他强调,企业进行服务转型是有利的,但在转型初期会出现利润暂时下降的情况,企业需要对此持有耐心。同时,在个性化转型时,企业要解决好需求挖掘、数据驱动、战略协作等方面的问题,从协调、协作走向协同。第二,组织架构上打造敏捷型的组织。由于团队越来越小,市场越来越小众,但企业进入的领域和边界将越来越广,这三个因素叠加,决定了企业需打造一个个高效管理的 " 特种兵团队 ",每个团队服务一部分特定用户。
最后,方二教授指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五个支柱:业务数据化、平台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协作网络化、组织敏捷化。这五个支柱是 " 智情商业 2.0" 的基本要素,如果企业能做到,即可打造出一家既有情感也有智能的企业。
△方二教授与嘉宾进行圆桌讨论
构建数字化能力,但不要被数据迷惑
苏宁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荆伟博士认为,过去 20 年,零售行业产生的理念就多达近 500 种,但是,不管零售业怎么变化,最终都是围绕一个目标而展开:在不同的场景下,为不同的消费者找到最适合的产品、最佳的服务和最好的内容。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企业必须构建起数字化能力。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CEO 顾建党则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提升内部效率,推进产业升级,积累人力资源。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和提高。如果能将它们和企业的生态战略、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作用。
南京新与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超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固然重要,但企业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不能沉溺于数据或被数据迷惑。数据越多并不代表价值越大,最好的办法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数据,尽快地进行分析,预测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方二教授总结,传统的企业在走向数字化有三个东西是相互交织的,第一是数字化转型,第二是数字化需要配合业务转型,第三是能力的打造,这三个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主办方供图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