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 文 / 摄)4 月 28 日,南京市统计局通报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显示,一季度南京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12.17 亿元,可比增长 8.2%,较去年全年进一步加快 0.2 个百分点,已连续五个季度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并且创该市八个季度以来新高。
△发布会现场
实际利用外资首超苏州,上市公司已达 113 家
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连续八个季度维持在 8% 以上的水平。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仲玉琪介绍,一季度南京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去年全年,GDP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 1.8 和 1.5 个百分点。东部其它 GDP 万亿城市中,据初步摸排,一季度上海 GDP 增速在 5.7% 左右,广州 7.5% 左右,深圳 7.6%,杭州 7.5%,青岛 6.8%,宁波 7.1%。与去年同期相比,南京由去年同期落后于深圳 0.1 个百分点,到今年反超 0.6 个百分点,说明南京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一季度万亿 GDP 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表
从绝对量指标来看,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到账利用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居于全省首位,尤其是实际到账利用外资额首次超过苏州,达到 16.31 亿美元,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速高达 39.1%,较上年同期提升 27.5 个百分点。全市新注册外资企业 195 家,同比增长 19.6%。
一季度南京上市企业版图继续扩大,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 4 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与苏州并列全国第二,截止 3 月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已达 113 家。
从 PMI 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金融存贷款、交通运输等先行指标来看,南京经济向好的趋势逐步显现,平稳增长的基础逐步夯实。3 月份南京 PMI 指数为 50.3%,环比上升 1.3 个百分点,在连续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后重回扩张区间。
△一季度南京主要经济指标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928 元,工资个税降幅最大
一季度南京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7475 元,比上年增长 8.8%,增幅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国 0.1 个百分点、全省 0.3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928 元,增长 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171 元,增长 9.3%。
自去年 11 月税收新政全面落地后,税收新政富民效应持续显现,一季度工资薪金税目个税降幅最大,同比下降 40%。
伴随市场预期改善和收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也进一步回升。一季度南京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1550.83 亿元,同比增长 6.7%,较 1-2 月则提高了 0.3 个百分点。代表未来消费发展趋势的网络零售快速增长,一季度限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 103.47 亿元,增长 19.8%,增速高出限上零售业 19.1 个百分点。
另外,一季度末,全市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 1293.92 亿元,同比增长 58.8%,增速较年初提高了 15.5 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消费需求旺盛,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 三农 "、环保、民生等领域支出加大
稳步增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财政安排民生支出提供保障,《南京市 2018 年统计公报》显示,南京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 75% 用于民生保障,连续 10 年被评为中国 " 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9 年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44.96 亿元,同比增长 33.3%,增速居全省首位,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财政支出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农 "、环保、民生等领域支出加大,一季度教育、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显著增长,增幅分别达 16.1%、25.4%、66.0%、102.6%、35.0%。
在基础设施方面,年度计划实施的 4 条高速公路工程均已开工,5 条过江通道建设正在全面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多线并进。宁句城际轨道已正式开工,5 号线、7 号线已展开区间土建施,城市快速路系统加快建设。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管廊主体结构已完成约四分之一,红山路 - 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进行隧道支护结构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另外,公共服务也更为便民。比如在全市范围内加大了新能源车的投放比例,今年以来新辟线路 5 路、优化调整线路 52 条,主城线路重复系数下降 20%,减少重复线路长度 252 公里," 空车接龙 " 现象大幅减少,开辟的多条 " 村村通 " 线路助力打通城乡 " 最后一公里 "。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