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 实习生 刘燕)截至 4 月 26 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已达 93 家。除了潜伏其中的 A 股影子股备受关注外,各路创投机构也一一浮现,如红杉中国、IDG 资本、达晨创投、深创投等等。科创板潜在的巨大投资机会无疑是创投机构跻身其中的最大动力,而与此同时,在各地政策支持下,对科创板后备资源的挖掘也成为各路资本后续发力的重点。
各路创投云集科创板
从 3 月 22 日上交所受理首批科创板上市申请开始,相关企业背后的各路机构投资者也一一曝光。截至目前,据现代快报财经猎豹粗略统计,93 家企业中,有近 80 家均有各路创投机构的身影。
以首批受理的 9 家企业为例,江苏两家公司,天奈科技第三大股东为中金佳泰,其背后的资金包括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东风资管和洋河股份旗下的苏酒集团江苏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等;江苏北人第二大股东是涌金系创投上海涌控投资,涌控投资背后的出资者除了陈金霞外,还包括上市公司软控股份、大华股份、森马服饰等,但江苏北人最大的投资者其实是苏州工业园区背景的元禾控股及其旗下基金。
来自湖北的安翰科技背后更是创投云集,其中不仅包括王思聪参股的宁波朗盛,还包括沙钢创始人沈文荣主导的上海金沙河投资,以及刘永好旗下多只创投基金。如果再深挖这些创投机构背后的出资人,背景更是五花八门。
其它如晶晨股份身后出现了创维创投、中域资本、凯石资本等;利元亨背后出现了晨道资本、招银国际资本等;宁波容百背后也出现了元禾控股,还有麦星投资、海域投资等;睿创微纳背后出现了深创投。
从这些创投公司的背景来看,有些是早就活跃在资本市场的专业投资机构,如红杉中国、IDG、达晨创投、深创投等;有些是由知名企业家牵头成立的,如雷军系的顺为资本、小米基金,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产业基金、深圳厚生、珠海厚生等;有些则有明显的地方国资背景,如江苏高投、元禾控股、西高投、天津创投、河北国创等等。此外,券商系及各金控集团旗下的创投机构也是重要的力量。
发行人 | 注册地 | 行业 | 2018 年营收 | 2018 年净利 |
天奈科技 | 镇江新区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28 亿 | 6758.49 万 |
江苏北人 | 苏州工业园区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4.13 亿 | 4841.49 万 |
和舰芯片 | 苏州工业园区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6.94 亿 | 2992.72 万 |
华兴源创 | 苏州工业园区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0.05 亿 | 2.43 亿 |
博众精工 | 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5.18 亿 | 3.23 亿 |
天准科技 | 苏州高新区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5.08 亿 | 9447.33 万 |
南微医学 | 南京高新开发区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9.22 亿 | 1.93 亿 |
瀚川智能 | 苏州工业园区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4.36 亿 | 7025.66 万 |
博瑞医药 | 苏州工业园区 | 医药制造业 | 4.11 亿 | 7624.37 万 |
山石网科 | 苏州高新区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5.66 亿 | 7218.68 万 |
广大特材 | 张家港市凤凰镇 | 金属制品业 | 15.07 亿 | 1.34 亿 |
卓易信息 | 宜兴市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76 亿 | 5157.78 万 |
联瑞新材 | 连云港市海州区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78 亿 | 5836.65 万 |
凌志软件 | 苏州工业园区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67 亿 | 9134.33 万 |
万德斯 | 南京市江宁区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4.93 亿 | 7783.23 万 |
浩欧博 | 苏州工业园区 | 医药制造业 | 2.01 亿 | 4015.44 万 |
硕世生物 | 泰州市开发区 | 医药制造业 | 2.31 亿 | 6382.46 万 |
△江苏科创板受理企业情况(截至 4 月 26 日)
加速挖掘后备资源
从 93 家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分别有 21 家、17 家、14 家、12 家,四地受理企业家属占了目前总数的近七成。其它地区均为个位数,浙江 7 家,山东、福建、陕西分别有 3 家,天津和湖北各有 2 家。
不过,对科创板后备资源的发掘才刚刚开始,各地也相继出了不少政策鼓励企业申报科创板。西安高新区表示,科创板上市企业在启动上市工作后可分阶段获得最高千万元的奖励。珠海高新区对申请科创板获上交所受理的企业奖励 50 万元,成功上市的奖励 150 万元,市外科创板上市企业迁入的,同样给予 150 万元奖励。南京市此前也明确,对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一次性给予 300 万元资助。而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则透露,省里对于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奖励金额还在研究中。
而创投机构对于科创板上市资源的挖掘更加饥渴。去年 10 月才成立的中电华恒(南京)能源产业研究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周孝信团队、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江宁开发区管委会等多方成立的研发、应用和孵化平台。其执行院长吴江表示,公司希望在 3 到 5 年内培育几家能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其中,与西南石油大学的研发团队合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被公司寄予厚望。除了中电华恒,目前协鑫科技、中材国际等都在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应用。
除了现有项目,吴江还透露,总规模 2 亿元的科创投资基金和总规模 500 亿元的并购投资基金都在筹备当中,而现在最迫切的就是寻找好的科创板投资项目。
现有受理企业 " 硬科技 " 欠缺?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现代快报财经猎豹,科创板最大的魅力就是政策扶持和流动性较佳,以致深受各路企业欢迎,使得不少企业都想分得一杯羹。宋清辉认为,资本的力量对于科创板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激励更多资本去孵化创新企业,从而形成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不过他表示,从现有的 93 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来看,看过之后,几乎没有一家印象深刻,整体质量不容乐观。虽说这些企业符合此前人们对于科创板定位的期待,但 " 硬科技 " 元素仍然显得欠缺。
上交所此前在就首轮问询情况答记者问时也提及,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大多处于爬坡过坎阶段,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但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的企业多,处于领跑阶段特别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少。
不过上交所也表示,申报企业中不乏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细分行业龙头,技术水平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