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30
孩子玩网游充值3万多元,家长投诉要退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周志琴 记者 刘国庆)氪金,原为 " 课金 ",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日前,常州市武进区消协接到一起投诉,家长吴女士称 17 岁的儿子小伟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陆续为一款网游充值 3 万多元,希望商家能够退还充值款。

因该投诉涉及未成年人,工作人员迅速联系游戏公司了解相关情况。商家表示,如果投诉人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充值行为确实为未成年人操作,且家长不知情,愿意给投诉人退还充值款。

调解过程中,投诉人提供了小伟的身份证信息、充值付款记录以及微信聊天记录等相关材料,同时商家也提供了后台查询所得的游戏账户注册、游戏 IP 登录记录等信息。

据核实,该游戏账户于今年 3 月 27 日注册,没有进行实名认证,属于游客账户。在注册后的两日内,该游戏账户先后有 57 次充值行为,金额大小不一,最大交易额为一次 5000 元,最小一次为 6 元,金额总计高达 3 万余元,其中微信充值 8064 元,支付宝充值 24032 元。

投诉人表示,小伟是半夜偷偷到父母房间,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的。

对此,商家表示,现实中会存在部分成年人在充值后借口是孩子所为而要求退款。 对于此次家长的投诉,商家提出了三个疑点:第一,一般未成年人充值 2 到 3 次家长就会有所察觉,不会高达 57 次之多;第二,这 57 次充值的时间不仅仅在半夜,有很多都是在正常上课时间,与家长所称充值人为学生不符;第三,未成年人由于心智未成熟,一般充值后会在游戏中随意购买装备等,而该游戏账号充值后未进行消费,目前该账号上仍有三万多元的虚拟货币。因此,商家对家长的说法不认可。

在消协工作人员多次调解下,商家表示,在该款游戏下架前两个月可以为投诉人办理退款。

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不当使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和手机、资金进行网络游戏、打赏主播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争议解决的难点在于,监护人是否具有相应证据证明未成年人是充值行为的实施者。

武进消协在此提醒:家长应当加强教育、引导、管理,促使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专门经营网络游戏的企业,具有法定义务和较大的社会责任,应当加大技术投入,设置有效的识别、验证、阻拦、预警等系统,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文中当事人为化姓、化名)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网络游戏 微信 支付宝 虚拟货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