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4-30
深晚报道|“满分”疼痛折磨中年女白领十年 原来竟是颈源性头痛作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家住深圳罗湖的刘女士,十年来一直遭受着头痛的折磨。疼痛从后颈部开始,扩展到整个头部,疼得厉害的时候,恨不得撞墙。去神经内科没能明确诊断,又到神经外科检查,发现生长激素水平偏高,头颅 MRI 提示有垂体瘤。

2017 年 5 月,刘女士做了垂体瘤切除,本以为疼痛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噩梦才刚开始。手术后不到一礼拜,头痛再次出现,每天发作好几次,疼痛程度完全回到了手术之前。刘女士只能靠喝白酒、吃东西麻痹自己,体重从 90 斤飙升到 150 斤。" 到底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让我遭这样的罪。" 刘女士感叹说。

最近两年,刘女士头痛次数越来越多,每天至少三四次,VAS 评分 9 分,偶尔有 10 分(0 分是一点都不疼,10 分是疼得想自杀)。睡觉的时候经常疼醒,持续一两个小时,吃止疼药也没用。工作没有了,生活也几乎崩溃了,甚至在想:" 找个时间,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结果了 "。

前不久,刘女士看到一篇讲头痛的文章,觉得跟自己很像,才知道有疼痛科,又通过文章里的信息,几经周折,打听到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的陶蔚主任对疼痛治疗特别有一手,于是马上从罗湖赶到了南山。

陶蔚详细询问病情后,安排刘女士做了一系列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后,诊断为:颈源性头痛,并迅速制定出治疗方案:分两次手术,先做双侧颈脊神经和神经节脉冲射频,再做蝶颚神经节脉冲射频。

据医生介绍,手术是先用 X 线透视,确定目标,然后穿刺到靶点神经或神经节,进行电生理测试,包括运动测试和感觉测试。这两个测试会诱发出肌肉跳动和麻胀感,如果肌肉跳动和麻胀感的位置与术前的疼痛部位一致,就表明穿刺是准确的。最后,进行脉冲射频,就是用 42°-50° 的温度对神经功能进行调节,必须依靠多年的丰富经验,才能做得恰到好处。

测试时,刘女士忽然感觉到,肌肉跳动和麻胀的部位与疼痛的位置一模一样,心里特别激动,觉得这次真的有希望。果然,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了。刘女士很快就轻松出院,现在每次回访时,她都表示," 虽然还有一点点疼,可跟以前比起来,最多算是不舒服级别,根本没法比,陶蔚主任真是厉害。" 她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颈源性头痛,了解到慢性疼痛能治,特别希望更多病人不再每天受折磨。

据了解,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社会发展,目前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低头、姿势不正是年轻人群的主要病因。

相关链接:

颈源性头痛的症状有:

1. 颈、枕部疼痛:可以放射至颞顶前额及眼眶;

2. 单侧或双侧疼痛:为钝痛及酸痛;

3. 可因颈部活动及头的不自然的姿势加重疼痛;

4. 可伴有同侧的颈肩部肌肉酸痛、僵硬感,寒冷、潮湿天气时疼痛多有加重。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王苏琦 冯刚

相关标签

头痛 肌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