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文 / 吉星 摄)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重点活动之一的大运河百米长卷美术精品创作中期成果特展展出。5 月 3 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扬州美术馆采访了这一题为《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百米长卷美术精品创作中期成果特展。
据了解,该作品由大运河沿线 7 省(市)的 15 位书画家组成的创作团队,经过数月潜心创作这幅史诗级的百米长卷终稿预计 9 月底前完成,将由规划建设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成为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作品高约 1 米、长 46 米,以 " 人物篇 "" 山水篇 " 为界,分上、下两卷,从中国古代伟大创举、新时代辉煌篇章等角度,生动再现了运河 2500 年的历史变迁。
上卷的开篇是站在城墙上远眺的吴王夫差," 开邗沟、筑邗城 " 的历史在此呈现。随着画卷展开,隋炀帝开运河的壮举,宋代运河边热闹、祥和的市井,元世祖忽必烈在马背上挥斥方遒等历史场景,一一出现在眼前,画面中的千名人物井然有序,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下卷落笔在壮阔的河山,大气磅礴,写意工笔,韵律生动。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北京,到冀鲁大地的 " 满载一船秋色 ",再到江淮平原的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最终到达吴越的 " 风定池莲自在香 ",由浅入深的色彩,将运河流经的城市勾画得富有层次感和地域特色。五亭桥、白塔等扬州地标,也出现在画卷中。
据介绍,这幅百米长卷联合大运河沿线的 15 位画家共同创作,以江苏画家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市国画院院长安玉民将完成其中的四十米。主创人员自 2018 年 10 月开始写生、创作,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反复斟酌," 人物篇 " 三易其稿," 山水篇 " 五易其稿。
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秦剑铭是创作团队的领衔人。今年已 80 岁高龄的秦老,为完成这幅百米长卷,沿运河沿线走了两遍。据了解,秦剑铭在宁波采风时曾一脚踩空,右手摔成骨裂,当时顾不上治疗,忍痛完成画作。
不仅如此,这一运河百米长卷还吸引了丁帆、叶兆言、夏坚勇等作家,他们分别为长卷留下序跋,著名书法家孙晓云书写题跋内容,为百米长卷增加了学术高度和人文意蕴。
另据省书画院院长周京新介绍,终稿的长卷预计高将达到近 2.4 米,长度 120 米,这幅画卷是国内艺术家们有史以来创作的关于运河主题的最大篇幅作品,从策划到定稿,进行了多次商议。最终的百米长卷预计会在 9 月底完成,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展出后,这幅史诗级画卷将由规划建设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