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5-06
快来看!小小小小小小“南京鸭”来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蔡梦莹)5 月 6 日正值立夏,也是夏候鸟北迁的高峰期。几乎每年,沿江湿地都少不了 " 南京鸭 " 的身影,它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鸭子。因为与南京深深的缘分,它们已在这儿找到了稳定的繁殖区域。

△棉凫

小小一只,嘴巴像鹅,羽毛泛白,覆羽上有少许金属绿色的闪光。" 南京鸭 " 的学名叫棉凫,身长大约 30 厘米,在鸭科动物中体型最小的。它一出现,就是池塘里最靓的仔,喜欢和荷花 " 比美 "。它平常栖息在湖泊、池塘、沼泽内等,尤其喜欢活动在有水生植物、荷花的水域。

为何叫做 " 南京鸭 " 呢?南京资深鸟友、自然摄影师范明揭开了谜底。他告诉记者,有资料记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人最早在南京发现了它的身影," 南京鸭 " 的称号就传开了。他听老人回忆,棉凫与南京的缘分不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江边湿地常常能看见它们戏水的身影。因为长相可爱,又很不常见,不同地区的观鸟爱好者都给它起了 " 外号 "。不少北方人叫它 " 棉花小鸭 ",武汉人喜欢叫它 " 小白鸭子 "。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告诉记者,今年 4 月下旬,他和一些观鸟爱好者在武汉杨春湖湿地公园发现棉凫的身影,这也是他们首次在城市公园内发现它的踪影。颜军透露,它的自我适应能力很强,刚好杨春湖湿地靠近高架桥,正好是它绝佳的栖息繁殖地,它喜欢在离水不远的树洞里筑巢。还有人曾在武汉武昌看见它把巢筑在大烟囱里面。

今年 4 月下旬,江苏野鸟会会员 "XYZ" 也在沿江湿地附近观察到了棉凫,几乎每年 4 月底都会飞来南京度夏,是较为稳定的夏候鸟。最近两年,棉凫的数量虽然少,但也有相对稳定的繁殖区域,不算罕见。它性格活泼,但是警惕性超强,小巧素雅,也是观鸟爱好者喜欢拍摄的题材。

△震旦鸦雀

其实,不止是棉凫,还有一种以中国古称命名的鸟也是在南京被首次发现的,它叫震旦鸦雀,用于研究的模式标本取自南京。它 " 不爱出国 ",活动范围几乎在我国境内,分布于长江下游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以至兴凯湖一带。震旦鸦雀平时栖息于江边的芦苇地,结群在芦苇丛间穿梭,边飞边叫,群集呼应,叫声特别喧噪响亮,往往未见其鸟,而先听到其颤声。(江苏野鸟会会员 XYZ、bq 蛋白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