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在去年业绩巨亏 7.2 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 1.7 亿元之后,苏州上市公司胜利精密又作出了一项让人奇怪的决定。公司 5 月 11 日公告,正在筹划资产出售事项,拟将全资子公司南京德乐科技 100% 股权出售给公司股东陈铸。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德乐科技去年营收高达 100.8 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的 58%。既然如此,为何要卖掉?
去年巨亏 7.2 亿
在今年年报披露的末尾阶段,再度出现大面积计提商誉减值的现象,不少上市公司大幅向下修正业绩,其中就有苏州上市公司胜利精密。4 月 23 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将原先的亏损额 4.79 亿元调至 7.34 亿元。公司表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评估机构评估审定,拟增加资产减值 1.36 亿元;二是对子公司之间未对外实现销售所产生的利润调整抵销,拟减少净利润金额 1.08 亿元。
其实,在去年三季报中,公司还预测全年净利润为 3.1 亿元至 4.03 亿元。到今年 1 月 26 日,公司发布修正公告,预计全年亏损 3.6 亿元至 4.4 亿元。一方面是因为精密制造相关业务下滑较大,预估净利润比预期下降约 1 亿元。另一方面是因为预估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 5.7 亿元。其中因收购的子公司苏州捷力新能源、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设备、苏州智诚光学业绩未达预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4.9 亿元。
最终公布的年报显示,胜利精密 2018 年实现营收 173.9 亿元,净利润亏损 7.23 亿元。
大幅扩张埋隐患
胜利精密 2010 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原先的主要业务是为电视厂商提供精密平板电视结构件。随着原有行业利润下滑,公司开始不断拓展产业链,大幅进行外延扩张。
2014 年底,公司公告,拟收购富强科技、智诚光学、德乐科技三家公司,其中富强科技是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方案的提供商,智诚光学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德乐科技则是移动智能设备的终端分销商。这次重大资产重组在 2015 年 8 月宣告完成,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 + 现金的方式完成收购,智诚光学、富强科技、德乐科技分别作价 2.23 亿元、7.64 亿元、5.95 亿元。
但这次收购的三家子公司此后的发展却大不相同,富强科技和德乐科技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智诚光学的业绩却远远未达预期。2018 年年报显示,智诚光学实现营收 6.81 亿元,亏损 1.12 亿元。对智诚光学和另外两家子公司苏州捷力新能源、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设备的商誉减值,也成为公司去年巨亏的重要原因。
但给公司去年贡献了 58% 营收的德乐科技,为什么现在要卖掉?现代快报记者致电公司,其证券部人士表示,该资产出售目前还在意向性阶段,相关信息以公告披露为准。
如今进入收缩期?
现代快报财经猎豹发现,近年来,胜利精密通过不断收购扩张,逐渐搭建起了智能制造、移动终端、新能源三大主营业务体系,去年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8.92%、87.15%、2.37%。其中,移动终端业务包括智能终端结构模组与智能终端渠道分销服务两大块,后者就是这次打算出售的南京德乐科技从事的业务。
△智能终端渠道分销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2.87%,据公司 2018 年年报
虽然德乐科技去年贡献了百亿收入,但其净利润仅仅 7509.79 万元。从毛利率来看,这一块的业务毛利率仅为 2.87%,而相比之下,智能制造方案集成与设备制造的毛利率高达 40.71%,锂电池隔膜的业务毛利率高达 30.54%,智能终端结构模组的毛利率也有 12.77%。
这或许能解释公司为什么要将毛利率很低的德乐科技卖掉。公司在年报中也表示,2019 年的重点工作将聚焦智能制造业务,发挥领先布局优势,重点关注 OLED 设备、半导体、新能源和工业机器人等利润和市场成长空间大的细分领域,同时优化移动终端业务模式,缩减利润率低业务,确保产品盈利水平稳中有升。
大股东资金链再度告急
在年报中胜利精密表示,2018 年是公司成立至今,因诸多原因运营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成立以来第一次业绩出现亏损,2019 年亟待修复市场形象。
但公司大股东的资金链状况恐怕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公司 5 月 6 日晚间公告,因控股股东高玉根在中信证券质押的部分股票已达平仓价格,中信证券拟在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被动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6884 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 2%。高玉根目前直接持有公司 22.24% 股份。
△一季报显示,高玉根仍有 7.1 亿股处于质押状态
此前,东吴证券设立的 5 亿元纾困基金已经通过受让 5.03% 股权,大大缓解了高玉根的流动性压力。但一季报显示,高玉根仍有 7.1 亿股处于质押状态。随着近期 A 股短期调整,其质押风险也再度暴露出来。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