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17
深晚报道|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召开,腾讯“反向操作”倡导公益理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16 日,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峰会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各慈善组织共同召开,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从公益 2.0 到理性公益,过去二十年,腾讯自身也不断成长,通过技术应用、信任构建和文化沉淀,为中国的脱贫攻坚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或许从腾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家科技公司主动承担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开创性探索的过程,也可以得到一份互联网公益的中国样本。

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

" 冷静器 "机制助推" 理性公益 " 新生态

过去十年,互联网技术和社交的力量带动了 " 指尖公益 " 的普及:大众参与公益的方式愈发多元、主动性也与日俱增。但另一边,公益生态的成熟度与专业度仍有待提升,个别公益因项目信息失真或过度夸大而导致的信任 " 黑匣子 " 事件,更破坏了用户的信任。

2018 年,腾讯公益首度提出 " 理性公益 " 的倡导。在陈一丹看来,基于个体情绪的冲动型行善,往往流于一时或一事的付出,很难持久。一时的激情感召后,捐赠者能否理性审视并认同自己从公益行为中获得的共鸣,决定了是否会将一次性的行为转化为持久的习惯。

相比之下,理性思考后的捐款决策,则是最大化去掉 " 情绪 " 因素,倡导用户捐款是基于对项目的了解和信赖,而不是一时感性冲动。这也是腾讯公益提出 " 反向操作 ",倡导用户捐款前 " 多想一秒 " 的本质原因。

为了让用户养成理性公益的习惯,腾讯于 2018 年 3 月正式推出 " 冷静器 " 产品,用户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捐款时,会强制跳出提示页面,引导用户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后再做捐款决策。

理性公益实施一年以来,已经获得公益机构和用户的双重认可。根据最新腾讯公益平台数据显示,2018 年 3 月 " 冷静器 " 正式上线后一年内(剔除 99 公益日期间不可比数据后),人均募捐额、平均单笔捐赠额均有明显上涨,2019 年第一季度复捐率为 24.56%,同比去年增加 9.78%。这说明,理性公益不仅没有阻拦用户的捐款热情,还收获了更多持久性的捐款意向。

另一边,理性公益对公益机构透明披露的推动力也十分明显:在这一年里,腾讯公益平台上披露财报的项目与总次数涨幅均达 2 倍以上,发布财报披露的公募机构数量较之前上涨 31.2%。

2.2 亿用户通过腾讯公益捐款近 53 亿元

在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看来:" 新时代需要大公益观,新公益观,创新公益模式,推动公益创新," 科技向善 " 的互联网则是公益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而理性公益背后,实质上是腾讯践行 " 科技向善 " 价值观的典型案例。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于 2007 年成立互联网行业第一家公益基金会,截止 2019 年 4 月底,在腾讯公益上已有超过 2.2 亿人次捐出善款近 53 亿元,为超过 1 万家社会组织的 5 万多个公益项目贡献力量。

陈一丹指出," 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阶段,如今物质条件、技术条件俱备,也在不断更新升级,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科技向善,如何让公益成为一种价值观、思考方式和一种生活方式,在人性层面成为源泉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坚信的领域身体力行。"

这种观念也影响着腾讯公益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来,腾讯公益积极联合公司内部上百条产品线,探索如何用 " 科技向善 " 方式,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轻松融入到公益场景中来。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责任编辑 陈莉

相关标签

腾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