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8 日是第 43 个 " 国际博物馆日 "。本届 " 国际博物馆日 " 的主题为 " 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为契合这一主题,深圳博物馆从 5 月 18 日到 24 日策划主办系列主题活动,邀请市民共游 " 历史文化长河 ",尽情享用文博福利。
据悉,今年深博的 " 国际博物馆日 " 系列活动包括免费发放 2019 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纪念卡、博物馆教育活动图片展、" 黑洞 " 讲座、" 迷你深圳 · 筑——深圳信兴广场 "、" 行走深圳—大鹏往事 " 等。
与此同时,还有 3 个专题展览正在展出: " 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 "、" 南粤墨话——深圳博物馆藏清代广东书画展 " 和 " 春风化雨——深圳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图片展 "。这三个展览分别展出澳大利亚阿纳姆地原住民艺术家创作的 120 多件树皮绘画和绘制工具、木雕木刻,还有深圳博物馆藏清代广东书画家作品 33 件(套),更有展示近年深博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
5 月 18 日下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三楼报告厅举办了 " 黑洞 " 讲座,为观众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当天还举办了 " 迷你深圳 · 筑 " 活动,博物馆的老师们讲解了地王大厦的历史知识,参与者还动手搭建建筑纸模。
今年 " 国际博物馆日 " 的一大亮点活动是深博组织市民观众在 5 月 19 号参观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大鹏所城。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 600 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至今保存着独特的岭南民俗文化。市民可以走近古老的城墙,漫步时光长廊,细细品味和触摸深圳的往日时光。
当今,博物馆正在变得更具交互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是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文化中枢。观众可以与博物馆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 月 18 日,深圳晚报与深圳博物馆联合推出了一批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海报,在深圳晚报的各大新媒体渠道发送。深博的馆藏宝贝们顿时变身为 " 萌哒哒 " 的形象,受到了网友们和各方受众的热烈欢迎。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摄影 冯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