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5-19
I LOVE 锦绣苏|朱德庸:舅舅说,镇江醋是全世界最好喝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记者 白雁 / 文 施向辉 / 摄)" 那一阵风吹过来,是一种很熟悉很熟悉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这次来南京,漫画家朱德庸的身份是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嘉宾。航班抵达禄口机场,一出舱门,他就闻到了亲切的家乡味。5 月 19 日,朱德庸在下榻的酒店接受现代快报采访,他告诉记者,虽然这只是第三次来南京,但其实他早就把南京当自己的故乡了。

肴肉、香醋、法国梧桐、朱家的武举人祖先 …… 这些林林总总的来自父母辈的讲述,构成了朱德庸的童年记忆,并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这次回南京,他还特意带来了新近创作的三幅漫画。

001

点一杯拿铁

送上的是焦糖玛奇朵

服务员笑着说

人生别太较真

想想也是

于是喝了焦糖玛奇朵

下肚的是拿铁

002

配眼镜

排了好久

总是找不到合适的

怀念以前眼睛好的时候

还有

怀念以前没那么多选择的时候

003

手握着方向盘

不时看着导航系统

笃定毫不迟疑驶向目的地

车窗外的红雀家族也飞往同一方向

我不禁想着

什么时候能像它们在心中也装个导航

" 我是纯正的江苏人 "

南京对朱德庸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原本就是江苏的孩子。

" 我父亲是太仓人,母亲是镇江人。我的二舅舅,在去台湾之前,就是在南京的金陵大学读书。我以前常常跟人家开玩笑说,我是纯种的江苏人,呵呵。还有我的太太,她算是南京人,她有六个叔叔在南京。"

朱德庸的童年记忆,满满的江苏元素。" 我母亲那边的亲戚很多,逢年过节,常常聚在一起,谈论到家乡的事情。我父亲那边,关于家乡说得比较少,因为父亲很年轻就离开大陆,去了南洋,记忆稍微淡一些。但我还是会听到他讲家乡的一些事情。比如,他讲到我祖父过世的时候,他从马来西亚回到太仓,他在火车上面怎么样回忆他跟我祖父之间的一些事情。"

这是朱德庸第三次来南京。前两次来,一次是为了新书做宣传,行程非常紧张。还有一次,是陪着岳父回来祭祖,也是匆匆忙忙。这次,他特意抽了时间,和太太出门散步,感受故乡的气息," 我们看了街上的法国梧桐,真的很漂亮。"

听说舅舅曾经就读过的金陵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就在离酒店不远的地方,他们觉得特别开心,也将拜访列上了日程。

回到南京,一定要吃肴肉

朱德庸说,关于故乡江苏,他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美味。

" 我妈妈和舅舅都是镇江人,你知道,镇江人喜欢吃肴肉。我小时候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那道菜——肴肉。我回到南京,也是一定要吃肴肉的。"

朱德庸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做肴肉的情景," 最后有道工序,还得用绳子捆。捆好放在一个瓮里面。等好了就可以吃了。"

镇江醋和萝卜头也让朱德庸记忆深刻," 小时候听我舅舅讲,镇江醋是全世界最好喝的。我舅舅很爱喝酒,他说比酒还好喝。还有一种,他们叫萝卜头,一种圆圆的萝卜,用酱油浸泡过的。那时候在台湾比较难买到,舅舅他们当时有机会去香港的话,就会在香港买。然后带回台湾,过年的时候会吃。吃对他们来说,就是家乡的味道。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妈妈他们家里面亲戚聚在一起,坐在餐桌上的时候,我就听到我很多舅舅,二舅舅、五舅舅、十舅舅,讲在家乡吃什么。我那时候就感觉到:嗯,江苏人很会吃,很懂得吃。"

这些记忆,深刻影响了朱德庸的创作," 比如说,我在创作《绝对小孩》的时候,自然会想到许多童年的事情。刚开始画是因为我的小孩,我陪着小孩过他的童年,也又过了一遍我的童年。我自然就会想起跟我童年有关的事情,所以很自然我父亲我母亲,还有我的亲戚,他们关于家乡的很多谈论,那些记忆全部回来了。记忆其实是传承下来的,当你经历了两代三代的时候,你就看到了一个社会的变迁。我就开始有了很多感受,这个记忆,开始跟我 2011 年出版的《大家都有病》这个题材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些浸透着中国元素的漫画,构成了朱德庸创作的全部。朱德庸说,尽管他是一个很宅的人,但童年的记忆,早就成为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持续滋润着他的创作。这些年,虽然他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自己已经习惯了的台北,但他画出来的漫画,却是给所有中国人看的。" 而且只有中国人,只有华人才能看明白,会心一笑。这里面的文化,是纯粹中国式的。"

要把家谱传给下一代

朱德庸没有去过父亲的老家太仓,这个一直被安排在行程表上、但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的城市,是他的根之所系。

" 我父亲跟我讲过一件事情。他说,你知道吗,我们朱家出了一个武举人。那是在老家太仓,有一年,大家在看戏的时候,戏台突然塌了,下面压了很多人。我们家的祖先,那位武举人,就冲到里面把整个戏台撑起来了,让下面的人全部都逃出来。"

朱德庸记得,父亲每次讲到这里,就会非常开心非常骄傲," 然后他就接着跟我说,你看,现在我们朱家,现在就出一个你。哈哈。"

朱德庸的父亲手里,一直保存着一本老家谱," 从我到我的下一代,我父亲都续在了上面。我父亲在他过世前,把家谱转交给我,希望我能好好保留,然后传给我的下一代,一代代传下去。"

父亲的用心,让朱德庸颇为感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父亲。" 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我常常跟人家开玩笑说,人的记忆不超过三代。但是有了家谱,你就知道了三代以外的祖先的事情,就可以传承。我一直觉得,人的根是很重要的。"

(编辑 刘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