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5 月 19 日,由深圳市医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 南山医院 ) 承办的 2019 年粵港澳大湾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高峰论坛在南山医院举行。来自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以授课及病例讨论的形式,共议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治疗,并分享相关最新技术。
▲粤港澳大湾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据了解,本次论坛邀请了亚太脊柱微创学会主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杨惠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郑召民教授等国内在这个疾病研究上最顶尖的专家,就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预防、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这也是深圳市医疗卫生 " 三名工程 " 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杨惠林教授
▲郑召民教授
杨惠林教授指出,骨质疏松作为全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年满 50 岁以上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都有患脆性骨折的风险,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椎体骨折的死亡率也比髋部骨折死亡率高很多。但其未诊率和漏诊率非常高,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仍未引起市民的重视。
▲骆旭东书记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深圳市重点学科群微创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南山医院大骨科、脊柱外科主任易伟宏博士指出,在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中,其实椎体骨折的发病率要比髋部骨折的发病率要高,但往往容易被漏诊。这是因为椎体骨折早期拍 X 光片不容易被发现。而没有及时治疗的老年患者,因为疼痛卧床容易引起肺部、心血管等疾病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的风险。
▲易伟宏博士
有时候,家里的老人打个喷嚏、开个冰箱,一个小动作后,就腰背开始疼痛。不少老人以为是腰扭了,但怎么理疗也不见好。但其实却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易伟宏博士建议,不明原因腰背部疼痛的老人,要警惕椎体骨折,最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椎体骨折后可以通过椎体后突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治疗。目前这两种手术方式都比较成熟,而且局麻微创,在南山医院,每年施行这类手术两三百例,最大年纪的手术患者有九十多岁。
易伟宏博士也特别提醒,骨质疏松重在防,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的头 3-5 年,是骨松的高发期,最好能到骨科进行骨密度检查,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脆性骨折的患者,也尽量要避免卧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粤港澳大湾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高峰论坛现场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黄亚芳 责编 陈逸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