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22
深晚报道|深圳高新区扩区 面积增至159.48平方公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记者从最新一期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印发《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将南山园区、坪山园区、龙岗园区等五个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深圳高新区范围,打造成深圳自创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导区,形成 " 一区两核多园 " 的高新区发展布局(" 一区 " 是深圳高新区," 两核 " 是南山园区和坪山园区," 多园 " 是深圳高新区由多个园区组成)。

据了解,五个新扩园区总规划面积约 147.96 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约 39.65 平方公里。加上深圳湾片区(原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 11.52 平方公里),扩区后深圳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 159.48 平方公里。

南山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生命健康为规划主导产业

深圳高新区通过扩区打破空间发展瓶颈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深圳高新区以占全市不到 0.6% 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 11% 的 GDP,诞生了全市约 14% 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成果最为显著、创新氛围最为浓郁、创新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之一,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在新的环境形势,面对新的使命,深圳高新区也遭遇了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

为打破瓶颈,深圳高新区要通过扩大管理范围来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复制管理模式、发挥品牌优势,实现产业统筹布局、创新资源整合协同配置,把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深圳自创区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对于推动深圳高新区和深圳自创区联动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创新引擎,继续支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到 2035 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对于未来深圳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方案中提到, 近期目标是到 2020 年,深圳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机制顺畅,发展空间得到大范围拓展,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持续提升,形成 3 到 5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国家科技部的综合排名稳固第二地位。

中期目标是到 2025 年,深圳高新区 " 一区两核多园 " 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培育和发展互联网、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 5 到 8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长一批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高新区内 PCT 专利申请量占全市 70% 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 60% 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 60% 以上。深圳高新区的辐射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全面发挥,成为全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强大引擎,广深港澳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期目标是到 2035 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广深港澳创新走廊的主要创新节点,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和关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的重要载体。

为切实解决深圳高新区当前发展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深圳高新区的新一轮大发展,引领深圳自创区的大跨越,深圳市政府将通过建立完善深圳高新区发展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各园区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创新产业空间开发建设和管理政策等六大措施,充分发挥深圳高新区的核心作用。

深圳高新区新扩园区一览表。

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责编 徐再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