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挫伤常造成患者瘫痪等功能障碍,如何进行修复和功能重建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高龄产妇增多,胎儿出生缺陷率增高,如何综合防控出生缺陷?自然灾害多发,如何有效开展灾难急救?5 月 22 日,作为深圳大学总医院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鞠躬、黄荷凤,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等三位院士及其团队成员出席深圳大学总医院院士高峰论坛,并作相关主题演讲。
有望在深圳推广院士脊髓损伤治疗研究成果
鞠躬院士是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当天,90 岁高龄的鞠躬院士分享了脊髓损伤治疗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据介绍,鞠躬院士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 " 脊髓内减压 " 治疗脊髓损伤的手术方案,他带领的团队在国内最早、最系统开展了脊髓损伤防治与功能重建研究。
脊髓损伤的防治和功能重建也是深圳大学总医院骨科的主要发展方向。深大总医院骨科主任陶惠人教授在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方面颇有建树,他主刀完成该类手术已超 1500 台,年均手术量排全国前列。同时,陶惠人教授在脊柱围手术期脊髓损伤的防治也做了大量工作。作为鞠躬院士的学生,陶惠人教授希望未来能有机会把鞠躬院士的研究成果在深圳大学总医院进行推广应用,造福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
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重点应放在孕前
在院士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黄荷凤带来了医院学科建设和创新的主旨演讲。黄荷凤院士强调出生缺陷的综合防控应该重点放在孕前,对单基因病、罕见病和遗传性缺陷病进行早查和早防。黄荷凤院士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了配子源性疾病和隔代遗传学说,并对分娩的发动机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已完成临床转化,为优化临床助孕技术、消减发育源性疾病风险提供有效策略。黄荷凤院士强调构建妇科、产科和生殖三位一体的女性生殖健康体系。
作为黄荷凤院士的学生,深大总院妇产科主任吴雪清教授表示,深圳生育人口众多,更应该要秉承黄院士的生殖健康一体的理念,将黄荷凤院士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造福于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女性朋友。
▲深圳大学总医院举办院士高峰论坛
未来将重点发展创伤急救中心
当天参与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则是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构建了灾害救援医学工程体系,填补了国内应急医疗救援领域的空白。论坛上,郑静晨院士团队中的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侯世科教授等分别就大急救学科建设、自然灾害医学救援装备等方面作报告。
据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韩伟介绍,深圳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急救与灾难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从 2017 年开始,深圳大学总医院与郑静晨院士团队在急救与灾难医学的发展与布局等方面已有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并从临床、人员培养、人才发展等方面,开展多方面实质性的合作。目前深圳大学总医院已成立深圳大学急救与灾难临床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紧急医学救援深圳分中心及紧急救医学救援队,拥有二期 8000 平方米可规划急救和灾难医学所需的建设内容,未来将重点发展创伤急救中心。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王卓芬 责编 陈逸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