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4 日下午 3 时,东莞虎门渡口路,天气正好。与往常一样,排队等在栏杆外的乘客依然很多,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一些乘客倚靠在江边,支起了 " 长枪短炮 ",对准从南沙方向缓缓驶来的渡轮。等到渡轮靠岸后,他们纷纷走上江边,拍照留念,耳边响起此起彼伏的 " 咔咔 " 声。
▲服役 28 年的虎门渡口。
管理员并未上去阻拦,因为留给市民拍照留念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近日,广州市南沙区委区政府发布消息,2019 年 5 月 25 日下午 6 点 30 分起,虎门渡轮码头正式关停。意味着,服役 28 年的虎门渡口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市民心中的记忆。
▲不少市民前来合影留念。
▲不少专程前来虎门渡口码头的市民,在渡口岸边围观渡轮上下客。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24 日下午 3 时 10 分左右,记者站在等候上船的栏杆处,旁边有好几位操着白话的市民兴奋地聊着刚刚的航程。原来,他们刚刚从对岸的船上下来,准备乘坐渡轮再过江去。记者好奇,上前询问得知,市民朱先生住在广州南沙。" 以前都不叫南沙,还是番禺,从 1991 年虎门渡口开渡,我就经常坐渡轮来虎门。" 为什么呢?" 来吃虎门的烧鹅和濑粉呀,那时候的虎门就‘威水’啦,不知比对面的番禺繁华几多倍,我经常带着家人一起过来玩的。现在我儿子都长大了,我也老了,渡口也老了。所以趁现在自己走得动,带家人多坐几次渡轮,算是留念吧。" 在 " 老南沙 " 朱先生心中,虎门渡口不仅是一个码头,更是连接珠江两岸市民的一条重要纽带。
▲市民收到虎门渡口即将停止渡运的通告后,特地前来故地重游。
▲不少居民来到渡口搭乘渡轮过江。
▲轮渡即将停靠在码头,准备下客。
▲轮渡停靠在码头后,车辆依次下船。
▲不少居民乘坐渡轮往来广州南沙和东莞沙田之间。
▲轮渡上的工作人员,指挥车辆依次停放。
虎门渡轮码头,人们总是习惯叫它虎门渡口。横跨珠江口,通过水路航线连接广州市南沙区至东莞市沙田镇。是一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过江渡口,也是两岸行人和车辆过江的一种便捷交通方式。渡口的东岸是东莞沙田和虎门,由此上岸可前往东莞、深圳、香港等地;西岸是广州的南沙和番禺,可通往顺德、中山、珠海、澳门等地。
▲虎门渡口率先采用双层渡轮运载车辆,上下两层都可以运车,这在当年是国内首创。
▲渡轮穿梭在珠江口,不远处就是虎门大桥。
▲渡轮在珠江口上来回运行,每一班次轮渡都是满载。
渡口共有渡轮码头 9 座,双层汽车渡轮 11 艘。1991 年 5 月正式开渡,位于虎门大桥以北 1.4 海里,在新近开通的南沙大桥以南,虎门渡口上、下游各 100 米范围内为渡口穿越航行区,东西两岸距离 1.8 海里,渡口每航次航行约 20 分钟,日均约 400 航次,是连接东莞和广州之间的航运通道。渡口通航初期,作为当时南沙区唯一过江通道,为来往两岸的车辆和旅客提供经济便捷的水路运输服务,至今,服务年限已近三十年。
▲ 3 条渡轮同时在珠江口两岸之间运行。
" 老江湖 " 站好最后一班岗
3 时 30 分左右,记者上船看到,虎门渡口的船是双层,下层是货车,上层是小汽车和人。市民无需买票,直接上船即可。
记者站在二层甲板上,感受阵阵江风吹过,不时有水鸟从江面飞过。船上有不少市民携老扶幼,前来怀旧。更有一位小伙子,用手机和朋友视频,以满足朋友的怀念之情。眼前的南沙越来越近,不时有来回运行的渡轮从旁边经过。十多分钟后,渡轮停靠南沙码头。
▲游客在渡轮上眺望远处的虎门大桥。
趁着停靠的间隙,记者走进驾驶室,听一位 " 老江湖 " 余志生船长讲述他和虎门渡口的故事。余志生告诉记者,1992 年 6 月 29 日,他来到渡口开船。刚来的时候,船还很新,自己看着这些船一点点变老,又一代代更迭。"90 年代初,大陆没有办法造这种双城渡轮的船,广州的船厂只能从香港拿来图纸,开始造船。最开始的 1、2、3 号船都是用香港图纸造的。"
▲船长吕亚新
回忆起开船过程中的趣事,余志生告诉记者,90 年代初,自己作为公司挑选的船长,曾开船载过爱国人士霍英东。" 当时霍英东来驾驶室看我,同我握手,问我‘辛不辛苦’,他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其实呢,香港的船长也开过我们这个船,但是他们开不惯,因为珠江口的浪太急了,香港的浪没有这么急这么大。"
由于虎门渡口的渡轮是双向行船,所以在船的两边都设有驾驶室,由两位船长驾驶不同的方向,这样渡轮就不用掉头,直接停泊靠岸即可。和余志生搭档的另外一位船长吕亚新,则是亲身见证了虎门渡口的从无到有。
吕亚新告诉记者,"1990 年我就来到渡口工作了,那时候渡口还没开渡,正在筹备当中,我们就去广州的船厂学习,看着渡船一点点造出来,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开过这样的船,所以要提前学习。"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吕亚新都是和渡轮一起度过。
谈起渡口即将停运,两位船长表示,每个人都要尊重时代的发展,自己也会开好最后一班船。沉默了一会儿,望着驾驶室外的江面,吕亚新对记者说," 其实珠江上的风景都几好哇,看了几十年也没看腻。" 话语中透露着不舍。
▲船长余志生笑着说,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
或将变身南沙港客运码头,有望开通深圳至南沙港航线
广东南沙虎门渡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向阳告诉记者,在虎门大桥尚未开通时,每天通过渡口的车辆多达一万七千辆次;1997 年虎门大桥开通后,每天过渡口的车辆也有一万五千辆次;南沙大桥开通前,每天过渡口的车大约是七千辆次,等到南沙大桥通车后," 这个月最低的一天,过渡口的车只有三千两百辆次。"
随着南沙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规划的出台实施,南沙区对外路网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南沙大桥的建成通车,珠江两岸的通达能力得到大大提升。由于虎门渡口作为连接珠江两岸交通枢纽的功能逐年弱化,结合目前虎门渡口航道复杂、渡船老旧等安全问题,为确保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南沙区政府批准,虎门渡口决定自 2019 年 5 月 25 日 18:30 起停止渡运。
此前,有媒体公开报道,据发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城市设计》文件,根据南沙湾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虎门渡口所在区域将成为南沙湾唯一真正的 " 交通枢纽 " 用地,虎门渡口将是 " 南沙客运港 " 新址。
此外,记者从深圳相关航运企业得知,未来有望开通深圳至广州南沙港航线。目前,深圳和南沙两地正在沟通中。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 文 陆颖 / 图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