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26
深晚报道丨深圳公共图书馆已达650家!《深圳“图书馆之城”2018 年度事业发展报告》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全面反映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建设 2018 年事业进展,深圳图书情报学会、深圳图书馆组织撰写深圳 " 图书馆之城 "2018 年度事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分规划与建设、服务与技术、数据与分析、学术交流与培训、媒体报道与获奖、大事记六大部分,图文并茂地展示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事业发展历程,涵盖全市 650 家公共图书馆的事实数据,主要数据纵向对比五年,全书约 6.7 万字。

该报告是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事业发展的集体研究成果,是深圳市图书馆界不断完善体系、提升效能实践的全面深入总结,为公众和业界了解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建设提供窗口,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以下是报告内容节选。

切实推进总分馆制

深圳市人大将《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修订工作纳入市立法计划,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印发《深圳市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推进公共图书馆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验收标准》等文件。宝安区、龙岗区、南山区等推出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总分馆一体化管理,改善基层图书馆管理体制和服务环境。

截至 2018 年底,全市 3 家市级公共图书馆、9 家区级公共图书馆联合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单位共同建设、直接管理的分馆共有 100 家。

政府投入不断增加

2018 年,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总投入为 6.84 亿元,同比增长 0.43%。文献资源购置费 1.07 亿元,同比增长 2.32%,人均购书经费 8.24 元。文献资源购置费中,电子资源购置经费 3590.87 万元,占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比例上升至 33%。读者活动经费 2478.25 万元,同比增长 7.57%。

图书馆网覆盖全城

截至 2018 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 650 家,其中市级馆 3 家,区级馆 9 家,街道及以下基层馆 638 家;布点各类自助图书馆 296 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245 台,光明区 24 小时书香亭 51 个)。307 家公共图书馆、296 台自助图书馆加入 " 图书馆之城 " 统一服务。

硬件设施继续夯实

2018 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36.42 万平方米,阅览座席 3.8 万个,供读者使用计算机 5415 台。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图书馆场馆新建和改造。深圳市图书馆调剂书库可研修编更名为深圳第二图书馆,规划面积超过 6 万平方米。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二期规划报送审批。坪山区图书馆新馆落成,光明区图书馆建筑主体封顶。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等均有场馆方面的改造工程。

文献保障不断健全

截至 2018 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 4295.8 万册、件,同比增长 5.34%,累积纸质文献计 2475.67 万册,同比增长 3.94%,累积电子文献计 1820.13 万册、件,同比增长 7.40%,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纸质文献和电子图书之和)2.55 册,持续稳步增长。" 深圳文献港 " 整合和揭示 6 家图书馆馆藏,包括 1405.52 万册中外文纸本馆藏和 400 多种数据库。

服务效能稳步提升

2018 年,全市进馆人次 2953.79 万,同比增长 4.50%,人均进馆 2.27 次;全年外借总量达 1369.67 万册次,同比增长 7.61%;市、区图书馆网站点击量 2207.31 万次,同比上升 8.76%。全市新办读者证 23.98 万张,同比增长 0.92%。全市累计注册读者 246.72 万人,持证率 18.94%。

统一服务持续深化

2018 年,统一服务体系文献外借 1292.51 万册次,同比增长 4.51%,占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外借量的 94.37%;新增注册读者 23.13 万人,累计注册读者达 196 万人,占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总量的 79.45%。

2018 年," 图书馆之城 " 统一服务全面推行二维码读者证、扫码登录、移动支付等,推出虚拟读者证办理服务。截至 2018 年底,移动平台绑定读者证达到 31.8 万人;2018 年扫码登陆 48 万余次,移动支付 32.16 万笔。各馆陆续推出新服务,如宝安区图书馆人脸识别进馆、福田区图书馆选书帮自助借阅机等。

阅读推广精彩纷呈

2018 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共举办各类读者活动 1.43 万场,同比增长 11.43%,读者参与 5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8%。各级图书馆进一步推动分众阅读,各类阅读品牌建设推陈出新。重要时间节点如世界读书日、深圳读书月等继续开展阅读推广联动活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市民赞誉。

学术研究积极开展

2018 年,全市公共图书馆继续推动学术研究,进行中省级及以上课题 13 项,新立项课题 44 项(省级及以上课题 3 项,市级课题 41 项);出版图书、编印内部报刊资料 38 种,发表图书馆学方面论文近百篇;举办各类图书馆业务培训 24 场次,参与图书馆员工近万人次,参加市外学术会议与交流 70 余场次。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2018 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获各类纸质媒体报道 1788 篇,同比增长 18.5%,其中,《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累计报道分别为 279 篇、264 篇和 200 篇。2018 年,市、区级图书馆共获各类奖项 158 个,其中团体奖项 95 个,个人学术类奖项 5 个,个人非学术类奖项 58 个。

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建设离不开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精诚合作和不懈努力。2018 年,深圳所有参加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的市、区图书馆均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是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建设的显著成果。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