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柯文才 记者 刘伟娟)不顾凶险,为同学挡刀。浙江宁波女大学生崔译文用行动诠释了 " 勇敢 "" 责任 " 的意义。5 月 27 日,在位于南京汤山的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四区(以下简称疗养区)," 挡刀女孩 " 崔译文一家齐聚。为了让崔译文见义勇为的精神传承得更广更远,疗养区举行了一场《走近英雄之家》的访谈活动,倾听崔译文挡刀背后的故事。
△崔译文一家在访谈现场
" 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这样做 "
访谈开始前,现场播放了关于崔译文见义勇为的报道。今年 20 岁的崔译文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一的学生。两个多月前的一个晚上,她为了保护同学,身中 8 刀。其中,肝被刀捅穿,胆囊被刺伤,胸腔、腰腹、手臂各有道深深的口子,胸口到腹部还有一排破碎的伤痕。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称:" 我是军人的孩子。我只知道,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这句话使得崔译文圈粉无数,也成为同学眼中的 " 最牛女生 "" 挡刀女孩 "。
随后,一位瘦削、纤弱,但始终面带微笑的姑娘出现在访谈现场,记者很难将她与挡刀时的凶险画面联系在一起。凶险的一幕发生在今年 3 月 10 日,时隔两个多月,伤势恢复如何?崔译文笑道:" 伤口恢复得特别好。" 这次来南京,疗养区发挥自身医疗资源优势,为崔译文及家人进行了一次全面健康体检,组织专家对崔译文的伤后恢复情况做了系统评估,并进行了心理沙盘、康复理疗等相关治疗。
△医生为崔译文做健康体检
崔译文是个爱美的姑娘,在她看来这些伤口很丑。" 假如时光倒流,你还会这样做吗?" 面对现代快报记者的提问,崔译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会。但是会采取更好的方式,主要是那个时候,时间真的是太急了。"
" 挡刀 " 的勇气来自 " 英雄之家 "
访谈现场,大家都想听崔译文自己说说,是什么让她瘦弱的身体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用血肉之躯来为同学来挡刀?" 跟家庭的教育、生活的环境有关吧!" 崔译文淡定道。原来,崔译文出生在一个 " 英雄之家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崔译文的父亲崔宏伟是一名有着 28 年军旅生涯的海军现役军人,现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四区疗养。2001 年 12 月 6 日,崔宏伟在执行任务时,发现作业钢缆要断裂,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掩护战友撤离,而自己却被瞬间爆炸的钢片炸成重伤。
在妻子不离不弃的悉心照顾下,崔宏伟保住了双腿,但是在床上一躺就是 3 年。重新站起来之后,也只能用脚尖走路。"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脚后跟是着不了地的。" 崔宏伟坦言,是妻子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从心灵上、身体上、工作上都 " 站 " 了起来。养伤的那些年,他自学本科,并重新回到了岗位上。
崔宏伟坦言,因为受伤的原因,自己是最早玩传奇游戏的。" 女儿上小学时间,我也教她玩,让她在游戏中认识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闲暇之余,崔宏伟还经常跟女儿讲大院里的叔叔伯伯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奉献的故事。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让正义的种子从小就在崔译文的心里生根发芽。
英雄父女背后,是她在默默奉献
崔译文和崔宏伟这对英雄父女背后,有一个人始终在默默奉献着。她就是崔译文的妈妈、崔宏伟的妻子胡梅筠。访谈现场,胡梅筠称,丈夫受伤那会儿,自己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是组织上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挺了过来。只是她没有想到,18 年前,她照顾受伤的丈夫。18 年后,她还要照顾受伤的女儿。
△提及女儿的事迹,妈妈胡梅筠泣不成声
提及女儿见义勇为的事迹,胡梅筠就泣不成声。她称,崔译文特别懂事,有时候疼得睡不着,还闭着眼睛装睡,不让守候在病床旁的她伤心。" 有时候文文睡着了,还会伸出双手,想要抓住什么。" 胡梅筠沙哑地说道,如今,崔译文睡觉时,还会情不自禁往她怀里钻。
崔译文一家的故事感染了现场的人。疗养区的护士长李蓓蓓称,特别想向译文的妈妈致敬。同样是军嫂,她特别能理解,在丈夫、女儿受伤时间,胡梅筠所承受的一切,包括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煎熬。
△现场观众被崔译文一家感动
空军特勤疗养中心疗养四区政工负责人汪涵表示,看到崔译文见义勇为的事迹后,疗养区官兵深受感动。" 我们想为英雄做点事,所以把她接了过来。"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