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郝也 记者 黄艳 王玉秋晨)" 球球 , 快点,快点起床读英语背单词啦 "" 晨晨,快点回来练钢琴 "…… 这样的催促是不是听着很耳熟?5 月 31 日,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汇演在小剧场举行。儿童剧《我是一个孩子》说出了孩子们不愿课外补习的心声,剧中的孩子甚至集体表示:" 要换爸爸、妈妈!"
剧中,爸爸说:球球,别玩了,我们该去上奥数课了。奶奶说:小糖豆,赶紧回家吃饭,你妈要送你去辅导班上课啦!
孩子们相互交流,晨晨说:" 我也想哭,我每天梦里都是一页一页的琴谱,一篇篇要背诵的课文 ……"
小糖豆说:" 还有怎么也算不清的数学题。"
球球表示:" 每天就知道学、学、学!没有一会儿时间能玩的。他要换爸爸、妈妈!"
孩子们站在舞台上表达出他们的心声:" 我是一个孩子,我希望有尊重我的意愿,倾听我的心声的老师和家长,让我多一点时间去看天空、大海、璀灿的星河。"" 我是一个孩子,我希望生活中多一点芬芳和诗意,让我的心灵更加柔软,去闻草的清香,听风的声音,感受四季的轮回——夏,秋,冬,春。"
剧中的故事就是现实的写照,学校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南外仙林小学部的学生,有 70% 在课外培训班学习数学,60% 学习艺术、体育,50% 学习英语、语文。许多家长通过手机直播系统观看了整场节目。在观看儿童剧《我是一个孩子》时,家长们的反应尤为强烈,纷纷留言:" 孩子的心声!看的都哭了,好感动!"" 眼圈突然红了,居然有些感伤 ……"
这部反映孩子心声的儿童剧,编剧就是学校一年级学生家长夏海滨,她是一位专业编剧。《我是一个孩子》由学校 " 白帆 " 儿童剧社 17 名一二年级的孩子表演,夏海滨的儿子读一年级,也加入了学校 " 白帆 " 儿童剧社。社团里有个小姑娘多才多艺,舞跳的也很好,有次她妈妈带她参加游轮旅游,游轮上有个儿童乐园,孩子可以在里面唱歌、跳舞,自由玩耍。这位妈妈就很高兴地让孩子进去玩,小姑娘却说:" 我不想去!" 妈妈感到很奇怪,问为什么,小姑娘说:" 我就想在这里看看电视,喝喝饮料。" 这件事让夏海滨受到很大地触动。
她说:" 家长们没有俯下身子,真正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家长让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总认为唱唱跳跳孩子应该会喜欢,但学习的过程往往是辛苦的,家长们的目的性又总是很强,到了一定阶段就要 " 验收 " 成果。所谓 " 爱好培养 ",都是任务式的。因此今年儿童节,夏老师为 " 白帆 " 儿童剧社 " 量身定做 " 了一部新剧《我是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舞台上说出自己的心声。剧中,闹钟成为一个典型的意向," 孩子的生活被闹钟控制着,节奏太快了 ",他们很想停下来,听一听风的声音,自由地玩耍,而不是上所谓的 " 课外兴趣班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