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申阳)家住南京建宁路附近的陈秀安,热心公益,去年他刚刚退休。退休前曾在上海铁路局上海工务大修段工作,分管该段南京片区 490 名退休职工。身患癌症的、孤寡老人、不幸去世的 …… 这样的退休员工,他像亲人一样定期走访、慰问。收到退休员工家属送来的锦旗,十多面。在他看来,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
△陈秀安本人
" 工作狂人 " 资助寒门学子,收到锦旗十多面
陈秀安自学五笔打字,将所有退休职工健康、家庭情况录入电脑,还给需要重点关心的人员建立花名册。18 位身患癌症、35 名身患重大疾病、3 名孤寡老人,他像亲人一样定期走访、慰问。
△陈秀安慰问患病的退休职工
" 足登千家门,服务退休人。周周跑医院,月月当孝子。" 对于自己的工作情况,陈秀安还自编了一首打油诗。在陈秀安家里,记者看到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 退休职工贴心人,服务周到暖人心 " 几个大字,这是 2015 年一位退休职工家属送给他的。这样的锦旗,陈秀安收到十多面。
△陈秀安慰问退休职工
在陈秀安家采访时,一位叫吕明成的人刚好来找陈秀安。吕明成是陈秀安以前老同事,在他眼里,陈秀安工作上尽职尽责,热情诚恳," 作为退管办主任,有的退休员工得了大病,他不仅代表单位带去慰问金,有好几回甚至自己掏钱,关心有困难的同志。"
△陈秀安收到的锦旗
陈秀安家中有一封感谢信,信是一对姓范的姐妹寄来的。原来,1998 年一天,陈秀安回老家,听人说浦口区盘城镇有一对姐妹上学时,父亲患癌症去世,面临辍学。陈秀安在姐妹俩上学时多次资助,直到姐妹俩一个大学毕业、一个读完中专。" 我母亲生病时,姐妹俩的妈妈特意赶来照顾她。" 姐妹俩如今都参加工作了,每年春节都会上门拜年。
15 年,赡养一位七旬孤寡老人
1985 年开始,他一直在外地工作,与妻子两地分居。" 我在安徽蚌埠上班,她在合肥。" 陈秀安告诉记者,那时妻子一个人住在单位的仓库。为了给她壮胆,陈秀安想请个人陪伴妻子。经别人介绍,他找到 71 岁的李奶奶。李奶奶女儿远嫁后,自己孤身一人,便一口答应。
妻子白天工作时,李奶奶帮忙买菜、做饭,两人情同母女。1989 年,妻子与陈秀安调到了同一个地方,夫妻团聚。这时,本是与妻子 " 做伴 " 的李奶奶似乎已经 " 完成使命 ",当时有人劝陈秀安,把李奶奶送回老家去。" 可是,我做不到。" 陈秀安说,李奶奶回农村去的话,生活不一定有现在好。加上妻子和李奶奶相处 3 年多,他也不忍心孤零零丢下老人。
陈秀安就留下老人,像亲人般照料着。" 我当时也征求过她的意见,她想投奔女儿,我们就送她回去,但只要她愿意留下,我们家门会永远为她敞开。" 陈秀安说。每个月李奶奶只有相关部门补贴的 5 元钱,陈秀安就一直补贴老人," 因为我把她就当做我妈妈一样看待。" 李奶奶年纪越来越大,生病住院的费用也由陈秀安补贴。2000 年,李奶奶寿终正寝,陈秀安一手安排了后事。
陈秀安告诉记者,他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