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绿典环保促进中心,安利公益基金,分类英雄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 " 分类英雄汇 " 世界环境日期间在深圳市福田区中核大厦举行。170 多名 " 垃圾分类英雄 " 就分类热点话题与嘉宾进行互动对话,探索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 170 多名 " 垃圾分类英雄 " 积极参与探讨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据悉,此次活动由《分类英雄赛》组委会主导,在科学馆 U 站、筑梦关爱老人服务中心、拥抱阳光义工队、市赛事组义工队、罗湖区义工联合会、绿典环保义工队联合组织。
《分类英雄汇》是《分类英雄赛》在 " 分类时尚学院 " 基础上,为激活民间热情,挖掘、集结民间智慧,助推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又一重大落地举措。《分类英雄汇》类似一档综艺对话节目,计划每期邀约 5 个社会各领域的嘉宾,通过嘉宾视角就分类热点话题与分类时尚学院学员进行互动,探索可持续、可落地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
本次活动邀请到的嘉宾分别是,垃圾分类资深记者吴建升、爱迪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伟、服务力专家李羿锋、华夏美女美丽中国公益行陈美嫣、专注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的廖金海教授,5 位嘉宾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谈了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建议,提出如何可以更好的落实行动等。
▲嘉宾在现场与志愿者就垃圾分类问题进行探讨。
吴建升先生从立法角度,详细介绍了小区各楼层撤掉垃圾桶,集中分类处理的意义。王伟先生从创新公益理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垃圾出了家门仍然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每个市民都应重视垃圾的正确归位。李羿锋先生从企业环保意识、公益策划在国际市场的遭遇说明了环保的意义,倡导各企业应该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并就已经落地的智能垃圾景观箱体及正在实现的投放后自动识别与分类新技术与现场观众做了探讨。陈美嫣女士有着丰富的公益活动组织经验,积极的倡导大家切实的从自己做起,为环保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廖金海教授切身投入环保事业,有着垃圾循环处理的技术专长。他发起的垃圾换蔬菜、垃圾换建材活动,在分类时尚学院受到了学员的喜爱。
▲志愿者实地了解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
为了充分调动市民学习、践行垃圾分类积极性,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 分类时尚学院 " 一众 50 余学员及市民参与了廖金海垃圾变废为宝实验基地考察活动,去基地的市民带上了头发、蛋壳、玻璃瓶、树叶、废弃竹木等无人关注无价值的垃圾,现场体验将玻璃瓶破碎成玻璃沙制作砖、花盆;将树叶、头发、蛋壳与厨余混合制作种养殖基肥种植蔬菜。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通讯员 李东德 图 / 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