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穿汉服、行古礼、识端午 …… 文化没有国界。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在南京的数十位外国留学生及外国友人走进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体验原汁原味的传统端午节。
学揖礼,诵《离骚》,外国留学生倍感新鲜
揖礼,是古代汉民族的相见礼,相传起源于周代以前。揖礼一般用于正式礼仪场合,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拥抱、接吻等形式,中国人对于见面礼是十分讲究和重视的。
现场,礼仪专家教留学生们作揖礼时," 男子左手叠于右手之上,女子右手叠于左上之上 ……"
这种原汁原味的古代礼仪让参与活动的外国友人感到新鲜有趣。
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近百名中外青年齐诵《离骚》。
来自印度的 Poorva Sharma 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样的古礼让她和孩子都感到新鲜有趣。Poorva Sharma 是一位 4 岁孩子的母亲。来中国 4 年的她目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物理。问起中国端午佳节的传说,Poorva Sharma 说得头头是道:" 听说人们都很悲痛屈原的离世,纷纷向江中投米粽喂小鱼,以免这位诗人的遗体被鱼吃,这才有了端午节民间吃粽子的习俗。"
制香囊,刺五毒,大家一起来体验
体验涂雄黄、刺五毒、制作香囊和五色缕 …… 除了学作揖外,留学生们还体验了一把端午传统习俗。
制作香囊是在所有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等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佩戴在身上,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同时,做香包也是女红,有很多女孩子做来送给意中人。
现场,来自叙利亚的 Zaynab 带着父亲一起体验了端午节的古礼。" 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习俗,还编了个五色的香囊,我和父亲都很享受体验中国传统的习俗。" 习惯出门带单反的她,还拍摄了视频,并表示会将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让家乡的人们也见识下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习俗。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供图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