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9 日,以 " 珍爱蓝色家园 筑梦生态鹏城 " 为主题的 2019 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深圳市主会场活动在深圳市少年宫水晶石大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主办,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少年宫承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据悉,海洋日活动主会场设 12 个环节,并在全市各区 ( 新区)同时段设立 9 个分会场。
不仅拥有 1997.47 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更有 1145 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的深圳,宛如祖国南海之滨最靓丽的飘带。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李喻春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深圳在加强海洋灾害防御方面,不断强化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初步建成覆盖管辖海域的海洋观测网络,大力提升海洋灾害预警报水平。
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在宝安建设西湾红树林公园,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开展珊瑚保育工作,累计投放 120 座人工珊瑚礁和 4.6 万多株人工珊瑚苗;设立深圳湾禁渔区,深圳湾的鸟开始多了起来;探索多元生态补偿措施,从 1987 年开始至今已放流鱼虾苗大概 3.5 亿尾,还建了 300 多公顷的人工鱼礁,选划大鹏半岛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筹建华侨城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深圳湾自然保护区。
在海洋文化意识培育方面,积极开展国际海洋清洁日、全国放鱼日等主题节庆活动;推进海洋知识统整纳入学校教学课程,使海洋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华侨城湿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自然学校,受众超过百万人。目前,还在全力推进深圳海洋博物馆的建设,全面展示海洋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科技和艺术。此外,推广海上运动,持续举办 " 中国杯 " 帆船赛等海上赛事。
活动现场,一支由学生及各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深圳市海洋护卫队成立,队员们不分年龄、职业,都怀着一颗热爱海洋的赤子之心。深圳市南油小学学生们作为其中代表,宣誓 " 入伍 ",为守护 " 蓝色深圳 " 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随后举行了 " 深圳市海洋科普教育联盟 " 授牌仪式,目前已约有 30 家学校、公益基金、媒体及涉海单位机构加入联盟。
" 蓝色深圳 " 不仅有湿地、滩涂、港湾,更有直面南海的大鹏半岛,那里的海底栖息着 4 片可连成片珊瑚礁群落,同时还出没着江豚、海龟等国家级保护动物。2016 年,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落户深圳市大鹏新区,同年建成国内首个珊瑚保育中心,这里还加挂了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和国家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的牌子。近两年,研究院种植 4 万多株珊瑚,救助近 20 头海龟。
在本次活动现场,国内知名演员海陆正式担任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 - 珊瑚公益基金大使以及深圳市海洋科普教育联盟形象代言人,为珊瑚及海龟保护发声。她还携手多位名人共同录制海洋环保宣传视频,同心同力,爱护海洋。
记者看到,主会场科普展区展示了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情况、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情况、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公益环保成果等。现场举行了海洋互动嘉年华,设有海洋科普 VR 体验、海洋主题儿童涂鸦和海洋生物形象拍照互动板等互动体验。走进嘉年华区域,你会惊喜地发现每年秋季在深圳大亚湾举行的中国最大型的帆船盛会——中国杯,在这里开辟了一家小型的航海文化馆,展示各类航海模型;这里还有一座让亲子共读的海洋立体图书馆;一座迷你的海洋生态馆;一个知识性与趣味性满满的海洋大学堂和一间让你在陆地也能 " 冲浪 " 的户外体验馆。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郑燕妹 通讯员 刘雨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