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6-09
深晚报道|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盐田区“四个全覆盖”管理体系防止“垃圾围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这几年来,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现在小区内的居民都会自觉把垃圾扔到合适的垃圾箱。" 近日,记者走访盐田区多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时,一名盐田居民叶先生如此说到。记者从盐田区政府了解到,截至今年 5 月,垃圾减量分类已覆盖盐田区所有的物业小区(228 个小区,含 35 个城中村),全区所有的学校、军营、医院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目前,全区垃圾减量分类达标小区、示范学校、达标单位创建率均达 100%。

实际上,2012 年,盐田区正式启动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创建工作以来,经过多年持续推进,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收集全区域覆盖,构建了前端分类投放全覆盖、中端分类收运全覆盖、末端分类处理全覆盖、全程智能监管全覆盖的 " 四个全覆盖 "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探索形成了可推广复制、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分类 " 盐田模式 ",实现公共餐饮垃圾资源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害垃圾安全处理率 3 个 100%。

据介绍,在城区规模、人口、经济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盐田区连续 7 年垃圾焚烧处理量保持稳定,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盐田区垃圾减量分类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先后荣获 " 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在多年的探索中,盐田区总结出圾垃圾减量分类可持续的 4 大体会,即高位推动是根本、把握重点是关键、完善系统是基础、明确责任是保证。下一步,盐田区将以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率及分类成效,实现辖区生活垃圾焚烧总量 " 零增长 " 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园项目建设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实时记录和监控每个小区的户数,有针对性地制定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制度办法;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完善碳币平台服务功能,借助主流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探索编制规范指引,明确垃圾桶、微型垃圾压缩站、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站、垃圾循环利用处理基地的设置要求,合理调整现有处理设施布局,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走出一条 " 规范指引、规划约束、合理布局 " 的良性发展之路。

深圳晚报记者 林炳权 编辑 谢启宗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