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6-11
一把剪刀剪出“五十六个民族” ,深藏民间的剪纸高手是邻家阿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宗青 文 / 摄)家住南京华侨路虎踞关社区的陈美英,最近小小忙了一阵。已经 77 岁的她,亲手剪了 11 张 " 福寿图 ",送给银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 11 位老人,为他们祝寿。

11 张 " 福寿图 ",主题相同," 心机 " 却藏在细节处,每一幅的设计都有不同,作者陈美英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她还用一把剪刀和一个刻刀,做出了 " 二十四孝 "、" 五十六个民族 " 等不同系列的作品。

△ " 五十六个民族 " 系列剪纸

特别的生日礼物,来自心灵手巧的社区老主任

" 老人们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生日礼物,都很惊喜!" 傅欣是银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虎踞关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陈美英的 " 福寿图 " 剪纸作品寓意吉祥,设计又精美,让生日会的氛围变得非常好。

从接到社区通知,再到设计、动工,陈美英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完成 11 幅 " 福寿图 "。她非常讲究,每一刀都不肯马虎,剪完还要用胶水粘到纸板上,因为剪纸很轻薄,不仔细粘好,容易损坏。

△陈美英送给过生日老人 " 福寿图 "

对于陈美英来说,剪纸是退休生活中最为浓重的一个惊喜。2003 年,她正式退休,参加了由社区里组织的剪纸班。从拿起剪刀的那一刻起,她仿佛回到了 17 岁在南通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刺绣的日子。

从这个源头上来说,陈美英对做手工这件事是有一定天赋的。她说,3 个孩子都是穿着她缝制的衣服和鞋子长大。" 只要看上一眼,用手丈量下尺寸,就能给按原样做出来。" 陈美英是 3 个孩子的骄傲,孩子也激发了她创作能力。小儿子建议陈美英,一些设计复杂笔触精细的作品,就用刻刀来刻。

△陈美英的第一个正式作品

客厅临窗的那张小四方桌是她的工作台,在那张台子上,她独立完成了第一幅作品——蛇抱兔,又刻了二十四孝系列、五十六个民族系列,还有那些她自己也记不清数量的作品,包括 " 金鸡高唱中国梦 "、" 扇子福鱼 "、" 两猴争王 "……

剪纸会上瘾,生活中到处藏着创作灵感

陈美英将自己的作品逐一摊开,大一点的作品,被用铜版挂历纸卷起来放置,小的作品,以及历年来练习的那些作业,被分门别类地归置在各个文件夹中。这些文件夹放满了电视机柜的所有抽屉。

△陈美英的练习作业

其中,五十六个民族作品系列,陈美英花了 3 个月时间,每一个民族的人物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报出那些熟悉的民族名称来。为了这个系列,2016 年的整个夏季,她都在伏案,以致于颈椎也受了伤,整个右手臂发麻。

"(剪纸)会上瘾的,有时夜里想着,会睡不着觉,非要爬起来做完。" 陈美英说,路上捡到一片叶子,都是她的灵感来源。记者看到文件夹中收藏的作业,有很多就是形状各异的叶子。艺术藏在日常里,陈美英用一把剪刀和一个刻刀,将这些美做了还原,她本来还打算再绣花,女儿考虑到她的颈椎和视力,制止了她。

逢年过节,陈美英会将各种 " 福 " 字送给楼上下的邻居,一户不落。之前好友生日,陈美英送了一张 " 寿 " 字给她,对方喜欢得很,给裱了起来,随身带到美国去。大家都在老人的手艺里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虎踞关社区书记朱枚玫说,这样的老人都是社区的宝贝,有一门精湛的手艺,又热心负责,社区有活动,他们总是最先响应,最快行动。

因为一直在学习,陈美英的思路活跃,语速也快,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一间由卧室改成的客厅里,每个物件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乳白和淡蓝色相间的钩花窗帘,让不大的家显得格外温馨," 我爱美,无论做什么,都要漂漂亮亮。"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陈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