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伟豪 见习记者 张晓培 / 文 符闻 / 摄)徐州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 " 戏马台 ",经过修缮将于 6 月 15 日重新对外开放。这座巍然耸立千年的历史遗迹,生动记载着盖世英雄项羽的豪迈情怀。
△ 展画再现战争场景
" 项羽是西楚江山第一人物,‘戏马台’则为西楚‘第一胜迹’。" 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史专家朱浩熙看来,这次修缮很有意义," 这里是纪念项羽、弘扬西楚文化的高地,难得又可贵。"
" 戏马台 " 之源
公元前 206 年,起义军首领项羽西入咸阳后,论功行赏,项羽分封了 20 多位诸侯王,其自封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年方二十六岁的项羽,一举登上霸主之位,实则是无冕之皇帝,天下为之震动。
当年四月,各路诸侯就国。项羽率领楚军,一路浩浩荡荡,东归彭城(徐州),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正如历代徐州方志所说,回到彭城后," 项羽因山筑台,以观戏马 "。正因项羽在此筑台戏马,此后就开始称为 " 戏马台 " 了。
△ 戏马台景区集萃亭
文史专家朱浩熙曾著文称:"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山还是山,台还是台,南山还是南山,戏马台不过是南山之上的一台而已。但是,因为西楚霸王名气太大,为此台平添上一道金色的光环。"
之后,戏马台名声越来越响,南山的呼声越来越弱,久而久之,世人只知有戏马台,而不知南山为何物了。就这样,戏马台潜移默化地替代了南山,成了一个永恒的地名。
" 戏马台 " 之脉
" 戏马台 " 位于户部山(南山)顶,两千多年来,历代文人墨客感念项羽威名,接踵登台吊古。古台上庙宇不断,香火不衰。
在戏马台东院的碑廊里,其历史沿革被记载得非常详细。从公元前 206 年至今,历代在戏马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奎书院、耸翠山房、碑亭等。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但保存下来了大量的地面文化遗存。建筑构件、碑石等遗珍遍布古台,蔚为大观,成为了戏马台千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是古城徐州人文历史研究的一座宝库。
△ 戏马台雄风殿建筑和门前盘龙柱
戏马台管理所办公室张静说,明清时代以来的 " 戏马台 ",就是徐州城的文化中心。从明嘉靖年间起,台上屡建昌盛文教类的设施,文昌阁、聚奎书院、文昌楼、奎星阁、耸翠山房等,这些文化设施为徐州培养了众多文化人才,如状元李潘、金瓶梅点评家张竹坡、画家李兰等。可以说,戏马台从明中后期以来,一直是徐州的文化启蒙、传播和文人墨客敬仰之地。
戏马台自 1985 年开放以来,历经 2003、2007、2018 年数次改造,时至今日,景区古朴典雅,文化氛围浓厚,已经成为徐州市宣传楚韵汉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 戏马台 " 之变
此次戏马台景区景观提升工程,被列为徐州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约 3000 万元,在遵循原有历史及遗迹的基础上,从历史传承、功能布局、景观改造、陈列布展等方面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
△ 项羽雕塑
据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军介绍,楚韵汉风是徐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特质,而作为楚韵来讲,戏马台古遗址是唯一体现楚韵的文化遗存,所以更应该把戏马台文化遗存发展好,保护好。周军说,此次戏马台景区提升工程,做到了五个注重:一是注重文物的保护,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修缮中破坏的原则,在提升工程实施前便把文物用木工板保护起来,工程结束后,也增设了文物保护设施;二是注重文化挖掘,邀请了相关专家参与项目的策划实施,使项羽的楚文化在戏马台展示得更加完整;三是注重景观提升;四是注重功能的完善;五是立足全局,把民俗馆和戏马台有机结合,将整个大景区进行打造。"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索文化 + 旅游、文化 + 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入挖掘户部山的历史文化,完善商业配套,优化业态,擦亮老徐州记忆文化名片,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审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探访发现,改造后的戏马台,各处景点或沧桑凝重,或妙趣横生。怀古台、秋风戏马石、碑廊、追胜轩、集萃亭、系马桩、乌骓槽、饮马池、锦衣亭等景点也各有其妙。
在陈列布展方面,本次提升工程突出营造 " 项羽故都 " 氛围,再现定都彭城,荣归故里的场景。管理中心文化旅游部副部长解勇表示,原有展厅为点式介绍,此次按照十个片段展示了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依次分为群雄逐鹿、亡秦必楚、会稽起兵、巨鹿大战、鸿门之宴、定都彭城、彭城大战、楚河汉界、英雄悲歌、千秋功过。
△ 戏马台景区风貌
" 将传统布展和多媒体展示等现代方式有机结合,我们通过壁画、文字展板、雕塑、艺术品等传统方式还原历史真相,新增了动画、音效和触摸感应等科技创意手段,增强游客互动体验。" 解勇说,此次重修利用景区内的广场、廊间等空间,设置了楚河汉界象棋文化广场、著名以少胜多战例、楚汉成语翻牌、碑刻书签自助打印等文化元素的小展区及互动项目,使景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探访看到,重修后的景区,其旅游配套设施也愈发完善。售票厅里新增了无人售票及电子存包设施,游客服务站、接待室、茶室、游客商店、母婴室、停车场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也非常齐全。
此外,每个标志性小景点附近,还设有一块二维码标识牌,游客扫码便能听到语音讲解,与其相对应的文字、图片等介绍也随之呈现眼前。同时,配套完善了景区照明、亮化、音响、消防和安防监控等设施。
" 戏马台 " 之盼
重装后的戏马台景区,将于 6 月 15 日正式对外开放。届时,精彩纷呈的开园仪式,韵味十足的楚乐演出以及霸王虞姬真人秀环节,都将给游客带来记忆深刻的游览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6 月 15 日至 6 月 23 日戏马台活动周期间,景区还梳理了与项羽有关的小故事,游客通过讲故事猜成语等小游戏,即可赢得免费入园的机会。另外,象棋爱好者还可以在景区风云阁观看棋手对弈。广大游客和市民朋友届时可以前来参观游览。
名家点评:
朱浩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史专家):
项羽是西楚江山第一人物," 戏马台 " 则为西楚 " 第一胜迹 "。徐州列为中国古都之一,主要是根据西楚霸王定都彭城而来的,定都彭城,也说明他热爱家乡,热爱这方土地。
从历史上看,彭城唯一保留下来的西楚胜迹就是戏马台,对于纪念项羽,弘扬西楚文化来说,戏马台是难得和可贵的地方。这次修缮很有意义,布局更合理,内容更集中,更加明丽,每个室都比原来增加了光辉。
孙统义(中国文物学会理事、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徐州提楚韵汉风,不得不说戏马台,戏马台可谓文化特质的典型代表。楚韵汉风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两个大人物项羽和刘邦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精神也影响造就了徐州人粗犷、豪放、大气的性格。
" 一个地方的建筑和文化、人的性格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孙统义看来,精神和性格在建筑上会有所体现,戏马台及户部山古民居的建筑特点,可谓徐州人精神的集中展现。这次修缮,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纠正,环境焕然一新,对戏马台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
陈浩(原徐州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徐州作为西楚故都,戏马台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风俗、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影响,已经越来越重要。这次戏马台景区提升改造,在陈列展示方面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改变了原来陈列展示内容单薄、表现手法陈旧、信息量不足、叙述前后重复、缺少完整的逻辑序列等种种缺憾,充分利用了 " 楚室生春 "、" 秋风戏马 " 两个院落的六个展厅,以秦末风云激荡的历史作为背景,用十个部分的内容展示了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遗址古迹上修建的戏马台景区,是解说西楚故都的最好载体。在这里,既展示了西楚霸王 " 秋风戏马 " 的浪漫一幕,也展示了西楚故都的完整篇章;既表现出 " 霸王别姬 " 的慷慨悲歌,也表现出 " 定都彭城 " 的英雄壮举。经过提升改造,观众游览、参观戏马台之后,对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会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深切的感受。
游客怀古:
6 月 10 日,从天津来徐州的游客王中立先生,下午到达徐州安顿好住处,就匆匆赶来戏马台,不巧的是正赶上修缮期间,戏马台尚未开放。他告诉记者,自己 3 点多钟下的火车,带着家人就想先来看看戏马台。
"50 年前,我在徐州当兵,来过一次戏马台。" 王中立说,自己今年 69 岁了,阔别徐州几十年,这次来更多的是 " 怀旧 "。在徐州当兵的时候,他曾来过戏马台,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看看戏马台是他的一个心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