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6-13
南京中华门瓮城保护规划公示,拟新建两通道,长干桥变步行景观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赵丹丹 / 文 吉星 / 摄)今年春节前夕,秦淮灯会上演千人快闪,巨幅国旗披上明城墙。视频上线后,南京中华门瓮城也跟着火爆网络。6 月 13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作为 650 多岁的全国重点文保,中华门瓮城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方案正式进行公示,征询公众意见。瓮城将做全面体检,修缮保护。此外,长干桥拟变身步行景观桥,同时从中华门东西两个券门建通道桥,车辆由此通行。

中华门瓮城要修缮,中华门以南要整体升级改造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其实南京早在 2003 年就有开展中华门瓮城保护并整体提升中华门以南片区工作的计划,并组织了多轮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研究工作,但因为当时其南侧区域多为棚户区,实施条件不太成熟。如今,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已经初见成效,雨花路两侧地块也已完成征收,新一批规划的南京名人馆等文化项目也将落户中华门以南片区,开展中华门以南片区整体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南京规划和文旅部门牵头开展了对中华门地区的历史保护、交通规划、景观风貌、旅游策划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工作,整合形成了中华门以南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华门瓮城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规划方案(以下简称 " 规划方案 ")。

规划方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扩大了研究范围,强调历史、交通、景观等多专业领域的协作;二是加大了保护力度,将长干桥纳入核心保护要素;三是强调文物的保护与促进文物展示相结合;四是注重历史文化保护融合当代生活。

长干桥变身步行景观桥,桥两侧再建两座车行桥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首李白的《长干行》可谓人人耳熟能详,长干桥也由此闻名。

值得一提的是,原先从中华门往南的车辆、人群都从长干桥通过,包括公交车也要从东西侧券门穿过,再走长干桥。

为严格保护文物本体,保持历史轴线,从保证文物安全角度出发,此次规划将借鉴西安永宁门及含光门经验,将长干桥从 " 交通混行 " 改为 " 景观步行 ",恢复中华门地区历史慢行流线,在中华门瓮城保护与展示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中华门东西券门通道工程 ( 以下简称 " 通道工程 " ) 。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吕晓宁介绍,为落实对核心要素 ( 中华门、护城河与长干桥 ) 的保护与展示,指导通道工程实施,南京规划资源与文旅部门对通道工程进行了多方案比选,具体包括:平行通道方案、 通道绕行方案、隧道下穿方案、原桥拓宽方案、大板覆盖方案五种。在综合考虑文物保护、环境风貌、交通组织、工程实施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排除了具有重大缺陷的通道绕行、隧道下穿和大板覆盖三种方案,对平行通道和原桥拓宽两个方案做了深入比选。其中平行通道方案在正对中华东券门与中华西券门处新建南北向过河通道,彻底消除车辆通行转弯过急的安全隐患,保护中华门瓮城与城墙安全。

新建的两条通道宽度小于长干桥,并在形式、风格、体量、材料等方面弱化与城墙的关系,对城墙历史景观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内;现状长干桥完全改造为步行景观桥,为城墙及长干桥展示提供了最佳展示空间;实现人车分离,有利于改善文物本体环境,有利于组织各种交通方式流线,为居民生活出行提供了便利。经多方面优劣对比,平行通道方案在保护文物本体安全、保持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促进文物展示、协调当代生活需求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拟作为推荐方案。

也就是说,长干桥东西两侧再建过河通道,车从两边同行。吕晓宁介绍,拟建的通道,不会比瓮城和长干桥更炫,最低调最简洁,不抢文物的风头。

南京市文旅部门相关人员表示,长干桥如果改成步行桥,这样中华门南门就可以敞开迎客。" 一直以来,中华门南片交通都比较混乱,中华门瓮城的正大门其实是南门,但现在游客都从北门进出,改成景观桥后,大家就可以从南门进入,感受中华门的壮观。"

目前瓮城漏水鼓胀,是否将 " 复建 " 城楼还要论证

中华门瓮城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内瓮城城门,也是南京城墙 13 个城门中保存最好的一座。据说还和明代首富沈万三有关。相传明初洪武年间,财富榜排行首位的沈万三把装满金银财宝的聚宝盆,埋在这座城门下,城墙才得以顺利竣工。

随着时光流逝,岁月在 650 岁中华门瓮城上也留下了种种 " 伤痕 "。如今,中华门瓮城 " 病 " 了,病症有:风化、鼓胀、漏水 …… 在 " 病痛 " 的折磨下,中华门瓮城的身子骨需要做一次全面 " 体检 "。南京市文化与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们正在对中华门瓮城做检测,并将做整体评估。评估完成后,将进一步细化,做到对症下药。

曾经,南京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呼吁 " 复建 " 中华门城楼。中华门城楼 1937 年被侵华日军炸掉的。" 中华门城楼有着非常完好的防水设施,城楼没了,防水层没了,降雨时雨水就会渗漏进城门内部,把墙体里的粘合剂和灰浆带出来,长此以往,藏兵洞出现了‘钟乳石’现象。" 杨国庆曾说,如果恢复中华门城楼,不仅能保护中华门,为其撑起一把保护伞;还能强化民族记忆。

那么,会 " 复建 " 中华门城楼,在中华门瓮城上建保护性设施吗?南京市文化与旅游局副局长颜一平表示,目前相关保护工作已经立项,但仍要看中华门瓮城病害评估结果,同时要召开专家论证会,并进行社会公示,征求大家意见,包括是否要对城楼进行 " 复建 "(建设保护性设施)。

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方案已公示

△保护与展示工程总平面图

据了解,中华门瓮城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方案已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公示,欢迎市民来提建议。下一步,南京将按照文物主管部门有关要求,开展社会公众意见征询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华门瓮城保护与展示工程方案, 并按程序上报审批。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