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6-20
深晚领读| “库切文集”在京首发 《此时此地》为文集首部作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举行 " 库切文集 " 的首发式,这也是文集首部作品《此时此地》的读书分享会。《此时此地》是两位世界级、拥有无数粉丝的作家 J.M. 库切和保罗 · 奥斯特三年间的通信集。

J.M. 库切是来自南非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影响了无数作家的创作,代表作有《耻》《等待野蛮人》等;保罗 · 奥斯特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小说家,是村上春树的偶像,代表作有《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等。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风格颇为不同,库切的作品往往聚焦于南非社会,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强的指涉性;而奥斯特作品多写纽约,描述的是都市人的生活状态。而这两位作家竟有交集,似乎颇让人意外。事实上,他们真正的交往开始于 2005 年,当时奥斯特请库切为自己编纂的贝克特文集撰写序言。到了 2008 年,奥斯特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文学节上和定居那里的库切见了面,真正成为了朋友。之后,库切向奥斯特发出邀请,约定两人通信三年,话题不限。

正因此,《此时此地》包含了友情、人生、文学、艺术、生活、经济危机、战争、体育 …… 无所不包,无所不谈。而且,两人的交流绝没有客套,意见不同时两位作家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当天的分享会上,作家陆建德与蒋方舟对谈。两位嘉宾在妙语连珠的一个半小时里,谈论了很多通信集中库切和奥斯特涉及的话题。

话题从本书的体裁文学——通信开始。陆建德说,两位作家选择写信或者是传真交流,因而他们的交流之间有延宕,但是虽然时间速度慢一些,但是其中有一种特别的亲密感;蒋方舟分享道,即时通信让我们有很多退避的方式,但书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太能够逃避的表达方式,对方诚恳的、洋洋洒洒的叙事会要求我们认真回答,如书中库切提出一个问题后,保罗 · 奥斯特回答说这个问题自己没有想清楚,对不起只能在思考当中临阵脱逃,下一次会想好来回应库切的问题。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两位嘉宾就体育、电影、学与时代、英雄主义,甚至以色列问题等等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此时此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库切文集 " 的首部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于当代外国文学的名家名作一直非常重视。近两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签下了 J.M. 库切的全部重要作品,包括通信集《此时此地》、三部文学评论,及十四部小说作品,这些书将在 " 库切文集 " 丛书中陆续出版。文集中的小说将包含 " 自传三部曲 "、1999 年获得布克奖的代表作《耻》,以及最新小说《耶稣的学生时代》等。

即将出版的《耶稣的学生时代》更是备受读者期待。这本书是库切上一部小说作品《耶稣的童年》的续篇,继续讲述一名叫作大卫的神奇少年的故事,是一部极富哲思又在情节上颇具张力的小说,小说由知名译者杨向荣翻译,将于近日出版。

《此时此地》

(美)保罗 · 奥斯特(南非)J.M. 库切 著 郭英剑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年 6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保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