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6-21
深晚报道|宝安一女童烫伤送医急诊,只因奶奶这个错误的做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一位神情焦虑的家长抱着女儿冲进了宝二医(集团)二总医院(松岗人民医院)急诊科。原来,女童在家中不慎被开水烫伤,奶奶情急之下用 " 二锅头 " 为其烫伤处冲泡并用蜂蜜涂抹。不料,女童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出现呕吐、昏睡等症状。家长这才着急地把孩子送往医院就医,经医生紧急诊治,女童病情平稳转至儿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误用二锅头冲洗加重病情

据家长反馈,就医前四个小时,女童在家不小心被开水烫伤,腹部与双下肢在高温刺激下立即出现许多水泡。情急之下,孩子奶奶想到一个偏方,找来家里存放的 " 二锅头 ",将酒与水掺和后,为孩子烫伤处持续冲洗浸泡,泡完后还用蜂蜜涂抹孩子的创面。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孩子的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陆续出现呕吐、昏睡等情况。家长赶紧将孩子送来医院急诊科就医。

医生仔细查看后发现,患儿腹部以及双下肢的部分水泡已出现破溃,详细询问患儿情况并了解患儿家长烫伤后的 " 神操作 " 后,考虑烫伤后持续的酒精冲洗浸泡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医生立即为孩子进行酒精中毒的抢救处理,待孩子病情平稳后,将其送至儿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烫伤后,这些民间偏方千万别信!

儿童烫伤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烫伤后进行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家长依然不太了解孩子烫伤后的急救处理措施,甚至用一些民间的偏方或自以为正确的方式为孩子进行紧急处理。有往创面涂牛奶、牙膏、酱油、蜂蜜、白酒的,也有撒盐、撒面粉、撒香灰等;更 " 奇葩 " 的还有往创面涂汽油、敷生青蛙肉 …… 其实,这些民间偏方都是错误的,非但不能帮助孩子减轻痛苦,反而会增加孩子的痛苦以及医生救治的难度。

牛奶、牙膏、酱油、蜂蜜、白酒等都有一定冰凉降温的作用,白酒含有酒精、有些牙膏含有薄荷成分,涂抹后皮肤会感到清凉,而酱油具有油性成分,某种程度上可以护肤,这些都可以相对减轻烫伤后的疼痛感,因此家长们会认为烫伤后涂抹这些东西可以保护皮肤,还有消炎的作用。

其实白酒有刺激性,会增加患儿的疼痛感,并且患儿皮肤娇嫩,大量的酒精经过皮肤渗透到血液中还可能会引起酒精中毒。而涂抹牙膏、酱油、蜂蜜等,不仅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加大清创难度,也容易造成感染;给孩子烫伤处撒一些诸如盐、面粉、香灰等,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不仅会给医生的清创带来困难,增加患儿痛苦,还容易导致创面感染,甚至还会使异物存留在组织里,影响伤处愈合、疤痕形成;而生敷青蛙肉,更是不但不利于创面愈合,还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

总的来说,不建议家长使用任何有刺激性有颜色的物品涂抹患处。

那么,儿童烫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正确处理,掌握这五字秘诀!

1、冲:家长们切记,孩子烫伤后,要先用清洁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 30 分钟左右,水流不宜过急。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烫伤处的温度,还可以有效减轻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

2、脱:冲洗降温后,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小心去除,如果不脱,会加重烫伤处的热伤害。同时要注意,不要硬把衣物脱下来,以免撕裂伤口。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衣服,避免弄破水泡。

3、泡:脱掉衣服后,在冷水中持续浸泡 10-30 分钟,可散发热量,缓解疼痛。若孩子年纪小,而烫伤的面积比较大,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

4、盖:以上处理后,要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把孩子的烫伤处盖住并固定。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感染。

5、送:孩子在烫伤紧急处理后,一定要及时送往正规的可治疗烧伤的医院治疗,不要贻误治疗时机。

如何预防烫伤发生?

1、烧好的热菜、盛热水的杯子、水瓶等不安全物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2、用热水给孩子洗澡,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3、大人不在家时,关掉饮水机,以免开水烫到孩子;

4、教育孩子不可随意触碰危险的物品;

5、家长要做好看护防护。

医生提醒,暑假将至,孩子们又将迎来愉快的假期,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在日常生活中小心谨慎,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蒋娇 编辑 孙中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