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赵冉 胡玉梅 / 文 苏蕊 / 视频制作 )鸡在窝里闹,猪在圈里跳,鱼在水里跃,狗叫羊也跑,地震快要到 ……
那么,漫天飞舞的 " 飞鸟 " 呢?6 月 23 日晚 8 点,四川宜宾长宁县紫竹园豆花饭店附近,聚集了大量 " 飞鸟 ",黑压压漫天飞舞。这一场景被网友拍下,在网上疯转。
这些黑压压的 " 飞鸟 ",是不是预示着长宁又要地震了?动物行为和地震真的有关系吗?现代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视频疯传】
黑压压的 " 飞鸟 ",经调查和地震无关
△四川省地震局官博回应截图
" 我们注意到不少网友反映紫竹园豆花饭店附近看到空中有很多燕子在飞,我们目前已派专家前往核实。"6 月 23 晚 21:53,四川省地震局在其官微中公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静谧的夜空中,聚集着漫天飞舞的 " 飞鸟 "。视频的被观看 82.3 万次。
这条微博,引得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网友 @七月的聪明康 说,怕,最近睡不好;网友 @帘外西风烈 说,是蝙蝠!我们小区在成都,去年夏天有好几个傍晚,门口都好多在飞,黑压压的,最先也以为是燕子,但是飞的样子不像,非常快速,而且有声音 …… 还有网友说,快点公布结果呀!
那么,调查结果如何?6 月 24 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了四川省地震局,该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局派出专家去了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经核实,视频真实。我们专家向附近居民了解的情况是,飞行的动物有说燕子,有说麻雀,有说燕耗子即蝙蝠,根据居民听到的声音推测是蝙蝠的可能性大。"
四川省地震局的工作人员说,这聚集的 " 飞鸟 ",并不是只出现了一天,有的居民说每年都有。他同时表示,这些 " 飞鸟 " 聚集,和地震无关,他说,从有记载的地震震例来看,过去的震例显示部分地震前有动物异常,但宏观动物异常与地震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动物行为和地震真的有关系吗?
每一次地震,动物真的都能提前感知吗?专家说,地震前地壳会发出一种声波,动物们对这种声波很敏感,受到感官刺激后,会出现行为异常。
上世纪 70 年代,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做了一组调查,调查显示有 58 种动物在震前确实有异常反应。这些动物既有野生的,也有家畜,比如猫、狗、熊猫、鱼、蛇、老鼠、蚂蚁、蜜蜂等。其中穴居动物如老鼠、蛇等,比地面上的动物感觉灵敏,小动物比大牲畜感觉灵敏。
而在每一次地震前,也确实有动物表现出了异常。1975 年,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发生了 7.3 级地震。地震前的一个半月,许多动物有异常表现:冬眠的蛇出洞,到了晚上鹅乱叫着不肯进窝,有的还飞起来;1976 年唐山大地震前,人们看见成群的老鼠在仓皇奔窜,一些地方还出现 100 多只黄鼠狼大转移 ……
" 动物反常,可能是受到惊吓,也可能是地震前应力场的变化导致的。" 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副处长郑建华说,动物异常和地震,肯定是有关系的,但不能根据某一个地震宏观观测点,或者某一种动物异常就来推测这是地震异常前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川省地震局的专家也说,地震发生前是有过宏观动物异常的现象,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出现动物异常就一定会有地震。因为,影响动物习性异常的因素有很多。
【实地探访】
南京已有 17 个宏观观测点,今年将正式考核
你知道吗?到目前为止,南京已经有 17 个宏观观测点。鱼、鸽子、羊、狗、蛇 …… 都是地震预报员。
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副处长郑建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根据《南京市地震宏观观测点管理办法》和《南京 2014 年地震宏观观测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从 2014 年开始,南京陆续在六合、浦口、江宁、溧水、高淳、雨花台、栖霞等区设立地震宏观观测点,观测点的饲养员们变身 " 地震观察员 ",通过 QQ,每天向地震部门汇报动物表现;同时,一旦出现鸡上树,猪在圈里跳等反常情况,就及时向地震部门汇报,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 " 诊断 "。
到目前为止,南京的地震宏观观测点一共有 17 个,红山森林动物园、海底世界、部分养殖场,都设置了宏观观测点。" 每天,所有地震宏观观测点都会汇报动物们的情况。" 郑建华说,从 2014 年建立以来,5 年过去,还没有发现动物行为异常的情况。
郑建华透露,今年开始,南京将对 17 个地震宏观观测点进行考核,考核没有通过的要进行整改或者撤销。" 目前,考核制度正在制定中。"
红山动物园,蛇、蛙、鱼 …… 兼职 " 地震预报员 "
红山森林动物园及其位于栖霞龙潭的后方养殖基地是在 2016 年,被南京市地震局正式挂牌确立为南京市地震宏观观测点的。在这里生活的动物,一举一动都在被监控、观察之中。
红山动物园宣传教育部部长白亚丽介绍,栖霞龙潭的后方养殖基地占地面积 100 多亩,观测点内饲养着 30 多种 700 多只动物,它们都有一个特殊身份:" 地震预报员 "。" 我们这个地方动物集中圈养,场地广阔、远离城市,受到干扰的情况较小,所以被确立为观测点。"
这些 " 地震预报员 " 是如何上岗工作的?白亚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就是观测点的观察员,在挂牌前,他们都在地震局培训过,一旦动物有异常,要及时汇报到地震部门,供专家研究分析。
对地震起预报作用的动物,必须要对地震波带来的超低音波非常敏感。究竟哪些动物能够预报呢?白亚丽说:" 一般地栖类或穴居动物,比如蛇类、蛙类、老鼠等,它们比地面上的动物感觉灵敏。其次是鸡、猫、狗等小家畜,再然后是猪、牛、马等大家畜。"
据红山动物园两栖爬行馆饲养员任训伟观察,爬行动物没有特殊需求一般都不怎么爱动。一旦发生大批蛇窜出洞穴,一起焦急的乱爬;蛙类突然乱跳和鸣叫 …… 就得注意了。
今年 4 月,南京溧水区发生两次小地震,观测点有没有监测到动物们的异常行为呢?据了解,截至目前,红山动物园及其后方养殖基地还没有观察到与地震相关的动物反常行为。白亚丽表示,必须要动物 " 预报员 " 集体预报才靠谱。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