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陆雪川 记者 高尚)32 岁的韩女士(化名),经历过两次剖宫产,而这次怀孕胚胎就长在之前的疤痕处。胎盘像树根一样穿透子宫肌层,完全覆盖宫颈口,在医学上,这被称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娩过程中平均出血量高达 3000 至 5000 毫升,甚至可能超过 10000 毫升。而韩女士为 RH 阴性 O 型血,也就是通常说的 " 熊猫血 ",面对极有可能出现大出血,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们用他们高超的医术,完成了一次 " 不可能 " 的手术。
△术后致谢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由于韩女士血型的特殊性,手术前淮安市一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王海荣找来了麻醉科、介入科、血库、ICU 等多个科室研究对策。" 因为他的血型太特殊了,我们必须把出血降到最低,即使这样,估计子宫是保不住了,如果切除后还是止不住血,同样会有生命危险。" 王海荣说,他们通过多方努力在术前备血 1000 毫升,同时还从产妇自体采血 600 毫升,这样在手术止血结束后,可以进行稀释性自体回输。
△母子平安
" 采血结束后,我和助手打开腹腔,发现子宫下端已经发紫,血管怒张。我们迅速切开子宫取出孩子。产妇的胎盘已经大面积植入了,需要手工强行剥离,子宫密密麻麻布满了血管,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破坏。" 王海荣说,胎盘取下后产妇血流不止,用纱布已经不能止住,她立刻又用一根止血带将宫颈下端勒住,出血得到缓解。
△医生跪着止血
子宫切还是不切,如果要想保住子宫,就要进一步控制出血。但此时出血量已达 1000 毫升,备用血眼看就要不够了。" 当时我观察了一会,发现出血没有变多,判断有希望,立即通知介入血管科再次上台。这次要通过导管,将明胶海绵送达更远端的子宫动脉。" 王海荣说,半小时后双侧子宫动脉成功栓塞,虽然出血继续减少,但胎盘剥离面还在不断渗血,要再作最后一搏。
为了方便将子宫球囊通过产道放入,医生只能跪在床边,球囊在宫腔内打开后,立刻撑满子宫内壁,压在了胎盘剥离面上。血止住了,引流管内仅有少量淡色血液流出,产房内的医生们终于长舒一口气。
由于判断准确,处置得当,整个手术出血仅 1500 毫升。术后第三天,韩女士已经可以下床走动。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