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虽然是应有之举,但有关方面必须为此次决策 " 不成熟 " 作出反思,甚至问责。
7 月 4 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微博 @" 马鞍山发布 " 消息称," 中央电视台马鞍山城市形象宣传服务 " 项目因前期谋划不成熟,决定暂停实施该项目,目前没有产生任何费用。这意味着由此项目所引起的巨大争议," 倒逼 " 出一个当地未必愿意看到的结果。项目未来的命运如何,没人知道,但追问一下 "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恐怕不为过。
此前,该项目因被外界指称 "8 分钟城市宣传片预算 2000 万 " 引起关注。虽然群众不是做项目的专家,也不是审计专家,但搁不住有常识啊。一分钟就要花掉 200 多万的经费,显然有点出乎预料。
据报道,项目标前公示显示,该项目包括制作 15 秒创意广告片 2 套、8 分钟马鞍山城市形象宣传片 1 套和媒体投放等。2000 万能干不少事,在 "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 蔚然成风的当下,政府部门理应有自觉过紧日子的意识。
针对项目预算金额过高的质疑声,项目招标负责人起初在接受采访时称,宣传片拍摄完毕后,将会在电视台播出;预算金额是招标部门和财政部门决定的;该金额是预算金额,实际金额会有出入。
先不说别的,单论 " 实际金额会有出入 " 这一条,就难以自圆其说。合着最终花费可能会少于 2000 万?那少多少呢?少 100 万是少,少 1000 万也是少,但意义就大为不同。何况," 出入 " 也意味着有可能超过 2000 万,那就更不得了了。
这样看来,暂停项目是对的。还是先把账算算清楚、把程序理理明白再说。预算 2000 万依据是什么,是否经过了严密的论证?如今看来未必。不然也不会抛出 " 实际金额会有出入 " 之论了。
城市宣传并非不可做,但得看怎么做。花小钱办大事也是一种态度和 " 本事 ",那种大操大办的风气,早就该受到遏制。就算当地富得流油,那也由不得在这方面任性。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斥巨资搞宣传一类项目,并不是孤例。近期," 国家级贫困县花 4000 万拍水幕电影 " 一事就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被举报,项目被层层转包。给人感觉,这里面水不浅啊。
马鞍山花 2000 万拍宣传片,和前述事例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也应该防范操作层面的 " 变形 " 和 " 异化 "。
虽然现在看来,经过及时叫停," 目前没有产生任何费用 ",但是教训还是明摆着的。立项不能立出糊涂账是其一,花钱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是其二。
更重要的是,假如没有媒体关注,此事没有产生较大影响,那这一项目岂不是就能悄然完成,实现当地诉求?
一旦其间有站不住脚的细节,甚至问题不少却被 " 无视 " 了,那不是很可怕吗?
总之,叫停虽然是应有之举,但有关方面必须为此次决策 " 不成熟 " 作出反思,甚至问责。特别是,你得明明白白地向大家说明,到底哪些方面 " 不成熟 "、何以 " 不成熟 "、责任人是谁吧。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