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5 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罗莉率执法检查第二工作组前往罗湖区开展执法检查,罗湖区领导熊国伟、谭会茹、宋强等参加活动。
当天下午,检查组一行到达罗湖中设广场软通动力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员工学习、休息、娱乐空间还是企业会议室等,设计的墙面宣传都配置有强烈的党建文化信号,罗莉当场赞扬罗湖区能引进软通动力这样高大上的科技企业,在扶植科技创新企业方面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做法。
在座谈会上,罗湖区副区长宋强就《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实施情况作了汇报,罗湖区未来将在规划指导、政策供给、资金投入、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科技企业以的新的动力和指引。
罗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会茹代表罗湖区人大常委会,作了对罗湖区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罗湖区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及体系建设较为明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特别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方面,罗湖区注重投入,从 2016 年到 2018 年,共评定 " 菁英人才 "170 名,累计发放补贴 6890 万元,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符合条件的 A 类菁英人才可获得一次性安家补贴 50 万元人民币,或给予每个月最高 8000 元物业补贴。
在场参会的市、区人大代表从企业关切和社会期望等出发,各抒己见,发表中肯意见。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金燕指出,人工智能、健康产业落户罗湖很重要,要把吸引人才落户与重点培育相结合,重点培植几个先行团队。区人大代表王贤华希望罗湖区在扶植小企业门槛不要设置太高,具体要求要更细化。市人大代表刘昕希望知识产权保护更加突出,注重企业品牌培养,珠宝行业在工艺上要有所创新。
最后,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罗莉强调指出:罗湖区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把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作为老城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引进软通动力等一批重点科创企业,把这些企业作为 " 掌心里的宝 " 提供贴心服务,形成了罗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真正把《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落到了实处。同时,罗湖区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条例》的深层次的意义和政策法规的引领作用。罗湖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也是深圳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要积极运用 " 科技 + 文化 " 多元化发展,将传统产业,注入科技创新理念。区政府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融入全市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将科技创新的整体规划纳入区域规划布局加以完善。
深圳晚报 记者 张少琼 编辑 汪仕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