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冉)5 月以来,南京进入 " 捡鸟高峰期 ",红山动物园内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陆续接收了近 20 只猫头鹰宝宝,都是好心市民捡送。7 月 15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救护、训练,这些小猫头鹰已全部被放归了自然。不过,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提醒,发现落单雏鸟,不要贸然干预救助,也许会好心办坏事。
两个月近 20 只,救护中心成了 " 猫头鹰孤儿院 "
" 从五六月份起,我们这边就陆续收到市民送来的小猫头鹰,最多的时候达到近 20 只,简直成了猫头鹰孤儿院。" 红山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救护人员曹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市民送来的猫头鹰大多未满月,小小的、毛绒绒,尾羽还没长齐,都是学飞阶段的鸟宝宝。
" 在收到小猫头鹰后,我们先给它们做全身检查,看有没有外伤。然后判断它们的采食情况,是否有脱水现象。" 曹杰说,救护人员照料小猫头鹰的日常主要是喂食,同时进行一些训练。
刚来的小猫头鹰还不会自主采食,救护人员就将牛肉条喂到它们的嘴边,每天喂三顿。等它们学会了自己采食盘子里的肉,救护人员会给它们投放活蹦乱跳的小乳鼠,训练它们捕食活物。还带它们去户外感受自然环境,练习飞行。
小猫头鹰已全部放飞大自然,经常回来 " 蹭饭 "
我们常说的 " 猫头鹰 " 就是鸮 [ xi ā o ] ,是夜行性的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南京常见的有斑头鸺 [ xi ū ] 鹠 [ liú ] 、纵纹腹小鸮、领角鸮、长耳鸮等。别看小猫头鹰外表萌萌哒,作为猛禽,一般两个月大的时候它们就能翱翔天空了。
在被喂养了 20 多天后,救护人员将救护笼打开,让它们自由进出,尝试放飞。不过,在放飞的开始阶段,救护人员发现小猫头鹰们非常 " 恋家 ",常常回到救护中心附近的树上。
" 放飞后的头几天,每天都有半数以上的小猫头鹰回来找吃的,最多的一天有 7 只回来,时间都集中在‘饭点’,它们应该是没有捕到食物。所以我们还会备着食物,解决它们回归自然的后顾之忧。" 渐渐,曹杰发现小猫头鹰回来的频率越来越低了,这意味着小家伙们通过这段 " 蹭饭期 " 慢慢适应了自然,它们陆陆续续地可以在野外捕食猎物,独立生存了。
野外雏鸟不要直接捡走,鸟爸鸟妈就在附近
据悉,3 月至 6 月,是猫头鹰繁育高峰期,也是雏鸟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候小猫头鹰正在学习捕食和飞翔的能力,由于猫头鹰是夜行动物,白天的行动能力比较差,经常会在学习飞行过程中掉落到地上甚至走失。
" 有些市民在郊外公路旁、小树林旁发现小猫头鹰,往往会认为它们无家可归,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对这些小家伙施以援手,但绝大部分雏鸟其实根本不需要帮助。" 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表示,绝大部分 " 弃崽 " 都是完全健康的学飞的幼鸟,它们的父母就在附近。他提醒市民不要直接捡走,盲目救护反而会伤害它们。
那么,如何判断幼崽们是否真的需要外援?猫盟 CFCA 陈月龙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判断它们是未离巢雏鸟还是学飞的幼鸟。
" 对学飞的幼鸟,让它们远离道路并管好自己的宠物,没有必要进行人为干预。如果你捡到的崽还没怎么长毛,也不会走、不会扑腾,那它就是意外落巢的未离巢雏鸟,鸟巢极有可能就在近处,尽快把它们放回去即可。" 陈月龙说,如果发现亲鸟双亡、栖息地周围环境较为恶劣(附近有流浪猫狗之类的动物伤害)或身体有外伤,最好的办法是把雏鸟交给当地野生动物救助机构,让小生命得到更专业的救护。(红山动物园供图)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