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7-23
【生态无锡】连续十一年安全度夏,看“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的治太妙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这首《太湖美》在 2002 年被定为无锡市市歌,它用优美的旋律和同样优美的歌词描绘了太湖的自然风光。无锡地处太湖西北部,拥有太湖水面面积 758 平方公里,占全湖总面积的 32.4%;142 公里的湖岸线约占沿湖总岸线的 1/3。2007 年以来,从太湖近岸治理再到太湖流域性治理,无锡的治太工作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治太 11 年间,太湖无锡水域已连续 11 年实现安全度夏,水质稳中向好。

△蠡湖大桥公园

贡湖湾湿地,太湖湖湾的建设样本

7 月 3 日下午,站在无锡市贡湖湾湿地的一座木质长桥上,现代快报记者领略到一副赏心悦目的画面:一座座绿色的生态小岛或通过木桥相连相通,或孤立于湖中怡然自得;近岸有芦苇随风摇曳,湖中有水草随波浮动,而湖水清澈见底有如一面明镜。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也是一处生态修复的示范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人工恢复的生态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控制水草的种类、数量和覆盖度在合理范围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大溪港湿地公园

贡湖是太湖扎向内陆的一个呈布袋状的湾口湖泊,2013 年以来,贡湖湾湿地通过一条蜿蜒的太湖大堤与外湖相隔,进行太湖贡湖生态修复模式工程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以前这里是 165 个鱼塘、4 个蓝藻堆放点和 3 个污染企业,我们前期做的工作就是退渔还湖以及控源截污。"

太湖贡湖湾综合示范区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程花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 整片湿地,从湖岸的一草一木到湖中的小岛,再到湖底的水草都是我们一步步设计建造和改善而成的。湖水从原来的Ⅴ类水,恢复到现在稳定维持在Ⅳ类,局部区域达到了Ⅲ类甚至Ⅱ类。" 如今的贡湖湾综合示范区有鱼类 26 种,水鸟类 23 种,成为白眼潜鸭、白骨顶鸡等珍稀近危鸟类的停留和栖息地。

湖水清、生物多、景观美的贡湖湾湿地不仅有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对太湖水质的优化有着显著的借鉴意义。"2016 年夏季,无锡连续多日降雨,太湖水位上升,湖水通过太湖大堤倒灌至贡湖湾湿地,随之进入湿地的蓝藻仅用了 7 天时间便被消纳了。" 程花自豪地介绍," 贡湖湾综合示范项目的不少关键技术也在全国多个生态修复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效果得到了肯定。"

△生态清淤作业

通过多年的项目研究,程花项目团队制定了 " 河湖同治、梯级消纳、生态重建、协同净化、内外互动、清水还湖 " 的总体思路,形成了整装成套的人口密集地区浅水湖泊生态修复模式工程技术体系;形成了湖泊生态修复长效运行管理模式,提升了太湖及类似湖泊的规模化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

贡湖湾湿地只是无锡所有湿地中的 1/28。据悉,无锡市划定了 11 大类 31 个区域为省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域,严守生态红线,大力开展生态补偿,生态补偿范围覆盖两市五区。全面开展沿太湖 500 米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居,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累计修复了 28 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修复面积达 5.1 万亩。

太湖治理 2.0 版,污染源头在岸上

" 无锡是省内第一个系统化治理太湖的城市,太湖治理从来不是单一的湖水治理。"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丁建清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 前期的治太工作主要在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太湖近岸的治理。"

△浚湖号挖泥船施工中

据了解,早在 2008 年 4 月,无锡便在太湖流域率先出台了《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的决定》,将全市域划为太湖保护区,其中一二级保护区占全市面积的 53.38%。以法为据、依法治太,全市累计关停企业 2819 家,搬迁入园工业企业 3245 家,否决和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 2000 多个。同时建成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137 家,1988 家企业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无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6670 亿元、增长 18%,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51.5%。

" 到 2016 年,太湖水质逐渐好转,无锡的治太工作升级为 2.0 版本,更加系统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岸上,突出流域性治理。" 丁建清介绍,无锡的治太工作 2.0 版本简称为深化治太 "1+4" 方案,"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在原来治太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四个专项工作方案分别为:全市 161 条主要河道的改善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工作、关于农业农村污染的治理以及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

△梅梁湖水利枢纽

" 太湖水质治理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发现污染虽然在水里,但问题还在岸上,四个专项工作方案就是从岸上出发。" 丁建清介绍," 无锡全市包括主要入湖河道在内,对城市流域水影响较大的主要河道共计 161 条,我们要求到 2020 年所有河道达到功能水质目标,进一步减轻入湖污染物。"

丁建清介绍说,要治理好这些河道也要从源头出发,无锡有大大小小的河长 3000 多个,所涉及的河道数不胜数,但治理的顺序万变不离其宗," 治理河道首先就是控源截污,然后进行河道清淤、换水,最后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如今,针对河道上游、下游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成为许多河道治理的工作重点。作为全国首个提出 " 河长制 " 的城市,无锡的河道治理也有了 2.0 版本," 流域性治水 " 已经成为无锡市河道、太湖水治理的主要话题。

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指标好于全太湖

作为一名在治太一线奋战多年的环保工作者,对于目前的太湖治理,丁建清表示," 太湖治理十多年,从目前情况来看,是比较乐观的。" 近年来,太湖水质明显改善,2018 年太湖水域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水平,主要指标好于全太湖,改善幅度大于全太湖,总氮浓度近 30 年来首次达到Ⅳ类标准。41 个重点考核断面 38 个达标,水质达标率 92.7%,超出年度考核目标(90.2%)2.5 个百分点,在流域五市中名列前茅。13 条主要出入湖河流中,达到Ⅱ类和Ⅲ类的有 10 条,连续 6 年未出现Ⅴ类和劣Ⅴ类水体。

△樱花下远眺蠡湖

丁建清为不断促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持续恢复,下阶段,无锡市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环保法,深入实施 " 水十条 ",按照修编后的国家治太总体方案,深化改革创新,巩固治理成果,提升治理水平,破解治理难题,扎实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无锡将推进重点工程,全面实现国家确定的近期目标。根据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无锡市制定了《无锡市 " 十三五 " 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计划实施治太重点项目 652 个,计划投资 313.24 亿元。2016 年省政府下达给无锡的治太重点项目任务 73 项,2017 年 180 项,2018 年 92 项,2019 年 119 项,无锡市自加压力,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分别安排了 405 项、213 项、261 项、299 项,并在每年全市治太大会上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相关地区和部门。

加强应急防控,确保太湖实现安全度夏。" 两个确保 " 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治太目标任务,是治太工作底线,无锡市将严格按照《江苏省太湖蓝藻暴发应急预案》、《江苏省太湖湖泛应急预案》和《无锡市太湖安全度夏工作方案》要求,加强水源地及周围水质监测,不断提高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能力和水平。加强蓝藻打捞与处置,加强湖泛巡查和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制水调水方案,提高无锡市安全供水保障能力,确保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深化治太 "1+4" 方案,深入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深化太湖治理 "1+4" 工作方案。以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和涉水重点行业为重点,全面开展工业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 十三五 " 期间新增日污水处理规模达 24.5 万吨,完成剩余的 108 块排水达标区建设任务。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完成限养、适养区内 1135 家重点小型养殖场的整治和关闭,完成限养、适养区内 856 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整改和提升,太湖一级保护区全部建成禁养区。加强河流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对全市 161 条重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有针对性地制定 " 一河一策 " 或者 " 一断面一策 " 达标方案,切实改善河道特别是入湖河道水质。

(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 陈海静 )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