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评论员 温琼
一家企业,可以对人才有多重视?近日,华为用真金白银给出了 " 硬核 " 答案。
日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宣布对部分 2019 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
根据这份邮件,华为对八名 2019 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这八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其中两名员工的年薪为 182 万 -201 万元,还有两名员工的年薪为 140.5 万 -156.5 万元,另外四名员工的年薪为 89.6 万 -100.8 万元。丰厚的年薪,让众多网友直叹 " 学历不够用 "。
坦率地说,高薪抢人,在当下已不是一个鲜见的现象。尽管如此,华为直接给应届生提供如此优渥的待遇,仍不免成为一个吸睛的话题。然而,以全球视野来观照,华为的举措实属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身为一流的企业,站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面临的对手都是国际重量级,绝不容许原地踏步、故步自封。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薪酬激励,都不仅仅要在国内富有吸引力,更要在国际上拥有竞争力。
" 华为要用顶级的挑战和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 ",这既是一种自我超越,也是一种连接未来。
有观察者说," 华为的成功是人的成功,所有的成绩来自人才战略的成功 "。这正说明,人才是企业的 " 命根子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不是 " 孤军奋战 ",也不是一夕奋发,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决不虚夸,决不哗众取宠,华为在人才、技术上坚定持续的投入引人注目。华为给应届博士生开出百万年薪,并非一时的兴起,是多年来踏实前行、重视科研投入的一个倒影。一切在 " 瓜熟蒂落 " 中获取。
在一定意义上,华为给予应届博士生高年薪,或许是人才、技术坚定持续投入的一大步,又不过是华为攀登世界之巅的一小步。
尤为令人感慨的是,华为的实力有目共睹。但一直以来,无论是任正非的公开讲话,还是华为的种种举措,人们都能够从中鲜明感受华为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永远保持危机意识,永不满足于现状,始终拥抱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是华为的姿态与担当。这也成为华为不断冲破技术迷局,乃至 "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 的重要底气来源。
因此,与其说华为年薪百万招聘博士是一项举措,不如说是一种态度、一种表达。其中的意蕴,值得人好好思索。
当然,各家企业情况有不同,并非说一定要像华为一样提供百万年薪。但如何对待人才,是一个需要认真审视的永恒命题。华为之所以取得今日如此的成绩,华为人之所以永远保持昂扬的干劲,恐怕也并非一个 " 钱 " 字可以全然概括。
而且,从八名博士的背景来看,基本都是名校毕业,所在学科比较前沿,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且基本都在国际顶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由此而言,华为的举措不仅给国内企业做出了良好示范,也将引导和激励更多学子投身科研创新。
一家面向未来的企业,应当对人才有怎样的价值观?或许每一家企业都可以从华为的一步步前行中找到启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