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阅读文学经典(第二季)讲座上,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曹立波做了 "《红楼梦》中人与曹雪芹的眼前人——红楼人物形象虚实问题探析 " 专题讲座,这次专题讲座的内容在他的新著《红楼十二钗传》中有所体现。
曹立波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徐霞客学会副会长。著有《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红楼梦版本与文本》《红楼十二钗评传》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红楼梦清代木刻本海外流布与影响研究》等科研项目,在《文学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红楼梦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 70 余篇。《红楼梦》相关讲座在 CCTV 百家讲坛、文明之旅、国宝档案等栏目播出。他主讲的《红楼十二钗评讲》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开放课程《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即将上线。
《红楼十二钗评传》是一部《红楼梦》人物专论。该书从小说文本出发,结合清代的批语和今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传记体叙事手法,附以古诗词意境的营造,深入细致地剖析了部分《红楼梦》人物的身份、才、情、貌以及命运结局。全书论述了《红楼梦》中的 16 位人物,包括第五回判词中写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 12 人、副册 1 人、又副册 2 人,以及贾宝玉。
据红学会会长张庆善介绍,在《红楼梦》研究中,论述人物的著作、论文很多。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蒋和森评论宝玉、黛玉、宝钗、晴雯的文章也是风靡一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张锦池的《红楼十二论》,还有刘敬圻、吕启祥等前辈学者论述《红楼梦》人物的文章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红学研究前辈的作品或以细腻入微的分析取胜,或以论辩见长。但曹立波的《红楼十二钗评传》,从一位年轻女性学者的视点和悟性出发,独辟蹊径,融感性和理性于一体,许多分析也颇有新意。
张庆善说,曹雪芹 " 十年辛苦 ",目的之一,就是要 " 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 ",而《红楼十二钗评传》,将笔触聚焦于小说中的主要女子。
《红楼十二钗评传》(插图增订本)
曹立波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年 1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