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7-29
【最美奋斗者】斯霞:斯人如霞,用爱照亮小学教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宗青)出生于 1910 年的斯霞,17 岁站上讲台,85 岁高龄才退休,一共执教 68 年。直到 2004 年去世,一辈子心系小学教育。也因为在小学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斯霞获得了一串长长的沉甸甸的荣誉,先后荣获 " 全国劳动模范 "" 全国三八红旗手 "" 江苏省劳动模范 " 等称号,并在 2009 年入选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 "5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 和 "5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 "。

△斯霞生前和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片

斯霞 1922 年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1927 年毕业,先后在浙江和江苏两地的小学任教。那个年代," 孩子王 " 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不高,家里亲戚介绍她到机关当秘书,比小学教师要轻松,可斯霞不愿意,她早早定下一生的职业志向," 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年近 40 岁的斯霞,迎来了人生的 " 高光时刻 "。过去做老师是为了谋生,解放后的小学教师被尊称为 " 人民教师 ",她的工作热情更高了,平日里都和学生一起在校吃住,省下做家务的时间,用来研究教学。

1958 年 9 月,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在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一年级班进行小学六年改五年的试点,斯霞接受了这一任务,担任试点班的班主任。她认为既要缩短一年学制,又不能增加教学时间,只有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上改革。

斯霞将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小学教材都找了出来,根据儿童的生活认知进行改编,删掉重复的部分,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她从不采用延长学习时间的办法,而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力求将课讲得生动活泼。

在教学方法上,斯霞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总结出 "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 " 的方法,教生字和新词由此变得自然,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也更容易接受和巩固。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都被斯霞收录在自己的著作中,她著有《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经验选编》等书。

在学生们的心里,斯霞是老师,也像妈妈。学生们睡过她的床铺,也穿过她的衣服,她记得班上每个学生的思想表现,也关心他们的温饱冷暖。

斯霞任教过的一个小学门口,每到下雨天,就会淹成一个水塘。她早早地站在校门口,将学生一个个背过来。放学她再一个个地背过去,看着大家安全离开。

有一年深秋,气温突然急剧下降,斯霞看到班上一些孩子穿得很单薄,下课后,便赶紧回家将所有能穿的衣服都拿到教室。大大小小的各式衣服,虽然不合身,但是师生们都觉得温暖。第二天,斯霞发现,一个姓吴的女学生还衣服时,在衣服里包着一个鲜红的苹果。

斯霞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是对学生的母爱。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