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7-31
熊孩子玩妈妈手机,误捐出一万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施洁心 记者 高达)近日,苏州市吴中区一位做美甲师的母亲因忙于接待客户,便将手机交给自己六岁的儿子玩。哪知熊孩子一顿操作,居然将母亲支付宝余额上的一万元钱,捐进了一个慈善基金平台的公益项目里。

△张女士 " 捐款 " 一万元的明细

7 月 22 日下午 3 点左右,吴中公安分局越溪派出所接到市民张女士报警求助。张女士称,自己手机上支付平台里的余额,被浙江某基金会转走一万元用作募捐,而张女士自己从未操作过。随后她联系支付平台客服,客服也给不了解释,最后只能选择报警。

接到警情,民警立即来到了位于越溪的某家美甲店内。经了解,这位年轻妈妈从事美甲师工作,暑假来临,为了方便照顾儿子,便将其带在身边。事发当天,有顾客上门要做美甲,而张女士的儿子则闹着要拿妈妈的手机打游戏。为了不让孩子影响到自己工作,张女士随手把手机给了孩子让他自己玩。

待张女士忙完之后,想用手机给儿子买些吃的,却发现账户的数额不对了。民警调查后发现,居然是张女士的儿子误操作,把支付宝余额用作募捐款了。

在了解到事情经过之后,民警也感到纳闷,按道理说手机账户本身是绑定银行卡的,转账时应该会发一个验证码或者是输入密码之类的,而孩子不知道密码,怎么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误捐呢?

为了验证猜测,张女士和民警再次进行了试验,在该平台点击捐款一元,发现并没有弹出支付密码窗口就直接提示支付成功。难道此项捐款真的不需要支付密码,也不需要任何手机验证码验证?在试验的过程中,民警发现,张女士此前图方便,开启了免密支付功能,所以才不需要密码就能直接捐款。

△民警为张女士联系支付宝与慈善基金客服

随后民警立即与支付平台客服、慈善基金客服等相关部门联系。经过民警耐心解释、细致沟通之后,最后慈善资金的客服答应退款并解释了退款要求和退款流程,随后民警积极帮助张女士申请退款并收集证明材料等,并提交给慈善基金的客服。

现代快报从吴中警方了解到,截至 7 月 31 日,该慈善基金尚未将一万元退还张女士,仍在审核材料中。

警方也提醒,暑假期间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电子支付有关密码的设置最好使用复杂的组合,不要暴露给孩子,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玩手机,多引导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苏州吴中警方供图 编辑 张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