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1 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正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 Plant cell-surface GIPC sphingolipids sense salt to trigger Ca2+ influx(植物细胞膜糖基肌醇磷酸神经酰胺鞘脂感受盐胁迫导致钙内流) 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是深圳大学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综合性期刊《Nature》或《Science》正刊上以长文形式发表研究性论文。据悉,前不久,该论文通讯作者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胡章立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项目获得科技部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立项资助,获批中央财政经费 2875 万元。
据介绍,深圳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论文作者全部为深圳大学学者,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蒋中浩博士为第一作者,陶明博士和吴飞华博士等为并列第二作者,裴真明教授和胡章立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全球及我国耕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导致粮食严重减产以及植物生态退化的现状下,该研究对培育抗盐农作物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粮食和生态安全。据悉,该研究得到深圳市孔雀创新团队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发表论文截图。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王若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