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国庆 文 / 摄 )" 这次我生病化疗,医保报销后剩下的 1.4 万多元自费部分,村级医疗互助又给全部报销了,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7 月 29 日下午,在淮安市涟水县东胡集镇复兴村,村民陆林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据悉,今年以来,淮安市涟水县帮扶工作队在该县 17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引入 "1+N" 的村级医疗互助计划,针对性的解决 "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 这一扶贫攻坚战中的顽疾,受到当地村民欢迎。
△ 陆林成夫妻
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还可以第二次报销
陆林成今年 65 岁,与妻子两人在村上种几亩地,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补贴家用,维持基本生活,是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2012 年初,陆林成患上慢性肺,挣的钱除了生活,只够自己看病和孙子读书。
今年初,陆林成又查出食道癌,先后放疗化疗花掉 6 万多元医药费 ,医保报销后自费还要掏 1.4 万多元。
陆林成说,家里本来条件就差,这 1 万多自费部分,让一家人都犯愁不已。这个时候,复兴村委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涟水县帮扶工作队今年已经为他这样的低收入户办了 " 村级医疗互助 "。根据 " 村级医疗互助 " 的规定,陆林成所患病种,自费部分基本上可以全部报销。今年 4 月份,陆林成领取了报销的费用。这样算下来,这次看病的医药费陆林成只花了几十块。
陆林成说,医疗互助真是帮了大忙。本来打算不再去进行后续的化疗,得知自费部分可以全部报销后,陆林成又去进行了第二次化疗,目前相关报销费用即将发放下来。
同在东胡集镇的严黄村,已经有 1000 多村民加入了 " 村级医疗互助 "。东胡集镇党委副书记、严黄村第一书记陈静江告诉记者,非低收入户的普通村民,加入村级医疗互助,测算下来每个人要交 100 块钱,但是实际上村民个人 1 年只要交 30 块钱,剩下的 70 块钱由帮扶工作队联系捐助单位解决了。
7 月 29 日当天正好是严黄村集中报销申报的时间,陈静江将村民交上来的材料一份份整理放好。她说,村级医疗互助不同于商业保险,互助金会形成一个资金池,今年的钱会转入下一年的资金池。村民报销的费用额度则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支付。
村级医疗互助成 " 第二医保 "
" 在进行先心病患儿救助时,我们切实体会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个扶贫攻坚战中的难点。" 江苏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长孙国君介绍,村级医疗互助是工作队在开展先心病救助项目后开展实施的。之前,一些低收入户不少都是小病拖成大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想着怎么帮村民们解决这个难题。
2019 年年初,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协调,工作队决定借鉴无锡 " 福村宝 " 医疗互助模式,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 " 村民出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政府资助一点 " 筹集资金,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解决 "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 顽疾。
孙国君说,涟水县首先在 17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实施该项目。实施时,工作队协调了省慈善总会 120 万元资金,兜底村民个人需要交纳的那部分钱。这样,17 个村中 6097 人首批加入 " 村级医疗互助 ",村民个人不需要交一分钱。
" 实施以后效果很好,形成了示范效应,目前已经有一些村主动成立村级医疗互助。" 孙国君说,村级医疗互助按照病种、一定的标准报销。该项目还借助了 " 福村宝 "APP 平台。平台使用互联网 + 作为技术手段,将项目管理、报销手续等全部实现标准化和线上操作。
△ 种植大户王利和他的稻鳖共作稻田
针对因病致贫、返贫这个问题,以往一些地方是将一些慰问金送到低收入户手中,更像是 " 撒胡椒面 ",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村级医疗互助让钱花在刀刃上,真正做到了扶贫中的 " 精准 ",是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配套保障项目,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 " 第二医保 "。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