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04
深晚领读|领事方苏雅:滇越铁路与云南往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者按:法国驻广西和云南府领事方苏雅被称为 " 白皮肤的‘满大人’ ",他是最早用相机记录晚清时期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外国人。他拍摄并留存至今的数百幅云南老照片是反映那个时期中国南方风土人情的珍贵历史资料。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更重要的功绩是主持修建了滇越铁路——这条铁路浸透了中国劳工和法国工程师的血汗,以及中国从屈辱走向富强的历史变迁。《领事方苏雅:滇越铁路与云南往事》通过追溯方苏雅的一生,重现了晚清中国在列强虎视眈眈下的风雨飘摇,以及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赤裸野心。书中的诸多史料均为首次公开的法国官方档案,同时收录多幅珍贵历史照片。这里我们刊发前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的序言,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方苏雅在中国的时代背景、环境影响和政治关系,并解密滇越铁路修建背后的故事。

白皮肤的 " 满大人 "

白林(前法国驻华大使)

德西雷 • 勒努瓦所著的《领事方苏雅:滇越铁路与云南往事》(以下简称《领事方苏雅》)一书,可谓是有丰富翔实的资料支撑的历史著作,亦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的传记,同时不失为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国统治的越南东京与中国边界接壤区域发生的故事。

我很高兴看到这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因为这是法国与中国共同经历的一段历史时期,而中国清朝末期那动乱的年代遗留下来的相关第一手资料为数甚少。勒努瓦女士搜集了诸多资料,尤其是在法国外交部查阅了大量档案文献,同时还参阅了奥古斯特 • 弗 朗索瓦(方苏雅)的笔记、信件、考察旅行图和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也是法国外交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那个时期,外交人员或领事赴任时,肩负着模糊不清,甚至矛盾的使命,加之距离和通信滞后等因素,他们不得不根据事态变化自行其是。作者描述了法国领事方苏雅与野心勃勃的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 • 杜美之间复杂而对立的关系。前者先后担任法国驻广西龙州领事及云南府(昆明)领事;后者则是未来的(法国)共和国总统,热衷于实现吞并云南省并攫取其财富的计划。此外,本书主人公与远在北京的法国公使(现称大使)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跃然纸上,只不过公使的政治立场更加中立而已。事实上,这些矛盾反映出巴黎当局(如外交部和殖民部)之间的意见分歧,须知那是殖民征服的年代。原著副标题 " 法国在中国南部的秘密野心 " 意在其中。此外,该书涉及当时滇越铁路的修建过程,揭露了商界在利益驱使下玩弄的伎俩。在此期间,方苏雅领事负责履行铁路修建的监督和经济外交职责。

不要忘记当时法英敌对的地缘政治背景,英国人意在通过缅甸向中国渗透。对此,作者引述了保罗 • 杜美的原话 " 事关扬子江上的法绍达 ",印支总督企图为法国在非洲的那次失败行动雪耻。

在那种特殊的背景下,人物的品格尤为重要。奥古斯特 • 弗朗索瓦之所以给人留下 " 白皮肤的大臣 " 的记忆,在于他对中国的情怀,在于他与中国人民的情感同化能力,在于他与广西苏元春将军,以及云南当地官员亲切友好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与他的同行惯有的殖民做派背道而驰,必然被河内和巴黎的同僚嗤之以鼻,因而迫使他与同僚和上级发生正面冲突。尤其 1900 年事件的爆发更加激化了这种矛盾。当时由于义和团运动引发的动乱,他不得不以和平的方式疏散云南府的法国侨民,因而避免了一场法国与中国的冲突。那时印度支那总督已经在东京边界集结兵力准备开战。

云南省保留着法国印象。我在中国任大使时,于 2013 年与德西雷 • 勒努瓦一道出席了昆明市政府组织的一个论坛。此次会议的主题在于宣传滇越铁路这一人类共有的建筑遗产,以及促进其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这条铁路被亲切称为 " 云南的小火车 ";李昆武用漫画形式漂亮地描绘出 " 云端上的铁路 ";它的桥涵数不胜 数,它的工艺以法国工程师设计的 " 人字桥 " 为典范,闻名遐迩,还有沿线迷人的法式小火车站、铁路经过的小城蒙自—这座城市在那个年代曾经容纳过数以千计的欧洲人 …… 如此种种都值得保护和开发,使之成为高品位的自然文化旅游项目。我热切希望铁路申遗的美好计划通过法国、中国和越南三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领事方苏雅:滇越铁路与云南往事》

[ 法国 ] 德西雷 • 勒努瓦 著

许涛 张蕊子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 年 7 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