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05
把更多的爱留在人间!徐州20多名老人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景良 记者 李伟豪)" 我走后要把遗体捐献出去!" 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有一个由退休教职工组成的红十字会志愿者团队,这个团队呼吁、宣传志愿捐献遗体和器官,传承生命大爱。目前,该公益团队中已有 20 多人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其中一名成员去世后已捐献了遗体和角膜。

△ 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曹东 通讯员供图

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曹东,今年 78 岁,是一名老党员。" 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了,离世后希望献出自己的遗体和器官,对医学教育及研究有所帮助。"

" 我了解过,一些医科院校教学条件很受限制,十几个学生只能共用一具教学解剖样本。我就想,为了学生们更好地科研,应该有更多人站出来。"

特别是 3 年前,身体不适的他,被诊断出心脏血管 90% 堵塞,医生估计他只有 3 年寿命。感觉自己的时间有限,曹东第一反应,就是尽快落实自己的愿望。当年 3 月 1 日,曹东正式到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

期间,他还和有捐献意向的部分矿大退休教职工成立了红十字志愿者团队,他们自费制作展板,多次在校区、社区呼吁宣传志愿捐献遗体和器官,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

据了解,矿大文昌校区红十字团体的志愿者,年龄最大的 88 岁,最小的 56 岁。这个 50 多人的团队中,已有 20 多人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其中一名成员去世后已捐献了遗体和角膜。

△ 赵荣纯和家人的合影 家人供图

在签署捐献志愿书的志愿者中,有一名退休教师赵荣纯,2019 年 7 月 1 日去世。他此前就签署过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家人遵从他的遗愿,丧事从简,不接受花圈,还将他的眼角膜捐献,将遗体捐献给徐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2016 年,赵荣纯的老伴偶遇正在进行宣传活动的遗体捐献志愿者们,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当时因脑梗行动不便的赵荣纯,毫不犹豫表达出希望捐献遗体和器官的意向。

" 这个是大好事,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有意义的。咱们也参加吧。" 就这样,赵荣纯和爱人就找到了曹东,打听相关事项,领表,填写 …… 孩子们也支持他们的爱心意愿。

据了解,徐州市自 1997 年开展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累计有 785 人登记捐献,153 人实现了捐献。其中捐献器官 71 人,捐献大器官 208 个。仅今年以来,就有 9 人整体捐献了遗体。他们的捐献,挽救了 200 余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让 200 余位失明患者重见了光明。

2019 年,徐州在茅村第二公墓院内建了徐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这是遗体器官捐献者共同的 " 家 ",遗体捐献者的姓名将被统一镌刻在纪念园的纪念碑上,每年清明会举办大型祭扫活动,供人们缅怀、感恩。

(编辑 高霞)

相关标签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